整理/萧然
崔苗在星光大道上表演
小品《不差钱》里,丫蛋想上“星光大道”的迫切心情,时隔近一年仍让人记忆犹新。然而,现实世界中究竟有多少丫蛋姑娘,自信拥有过人的文艺天赋,却苦于没个可以倚仗的“毕姥爷”或者“毕干爹”之类,只能徘徊在娱乐圈外黯然神伤?
也有不甘心的,比如23岁的陕北姑娘崔苗,携一副好嗓子和几首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四闯央视“星光大道”,并连续蝉联周冠军、月冠军……可掌声和鲜花的背后是什么:崔苗个人负债40多万元,超过120万的总支出让她和助演团队不时面临被质疑——对于崔苗以及其他无数位“张苗”、“李苗”们,像这样花巨资自费“造星”到底值不值?
重磅个案>>
负债累累换来“星光大道”冠军
从媒婆专业户到售酒女郎
对崔苗来说,2009年7月21日无疑是影响了她整个人生的日子。这天,她成为“星光大道”的周冠军。
在没有上“星光大道”前,1987年出生的崔苗是陕西省榆林市某白酒企业推销员——客人喝她推销的白酒,她就亮嗓子献唱陕北民歌。工资加推销提成,月收入最高时也就2000元。但这对于崔苗而言,已经是不错的收入了。她12岁前都生活在清涧县农村,由于家里贫苦,老家留给她的记忆只有“吃不饱饭”。辍学除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想学演戏。县城里一个剧团下乡来演秦腔,从小爱唱歌的崔苗着迷一般地跟着剧团的人跑前跑后,有6个子女的父亲崔海平一咬牙,就同意了她的要求。
学戏期间,由于个子小,长相又不是很有特点,剧团领导最终决定让崔苗学丑角,主要扮相为“媒婆”——一个多数时候可有可无的角色。但崔苗学得很认真,演得也很认真。后来她承认说,在“星光大道”节目中能一路过关斩将,和她以前所积累得表演功力分不开。学戏的同时,崔苗一直没有丢弃她对陕北民歌的爱好,并在后来将这一喜好带到了西安。2002年,由于实在忍受不了月工资仅150元的清贫,崔苗开始独闯西安。在接连换了两份工作后,她当上白酒推销员。老板说,西安城里已很少能听到这样像她这样原汁原味的信天游了。
靠赞助挺进“星光大道”
2005年夏末的一天,崔苗在路边唱卡拉OK。一位老太太说:“姑娘,你唱歌的水平完全可以上‘星光大道’了。”这是崔苗第一次知道“星光大道”。
同年,一位热心人听过崔苗唱歌后,送给她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和500元盘缠,鼓励她去“星光大道”试一下。这是崔苗第一次与“星光大道”零距离接触。
2007年开始,只有小学文化的崔苗连续给“星光大道”栏目组写了200多封自荐信,还自费买来演出服,请来舞台导演把自己的演唱制作成光碟,邮寄给“星光大道”,但结果都有如泥牛入海。就在她很失落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榆林市文工团艺委会主任张胜宝。在张胜宝的极力引荐下,2009年7月初,“星光大道”向崔苗招手——进京来参加周赛。
张胜宝帮崔苗编排了很富有陕北地方文化特色的节目。而这些节目无论服装道具还是演职人员,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崔苗向记者回忆说,第一次去北京参加“星光大道”周赛,仅亲友团就去了57人,前后一共花费20余万元。
以“红枣之乡”、“石板之乡”闻名的清涧县得到消息后,毅然给崔苗拨了5万元。要求只有一个,届时要对全国观众重点推介和宣传清涧县……县上的想法崔苗心领神会。周赛舞台上,一身陕北土妞打扮的崔苗张口就说:我是来自陕北清涧县的崔苗…
并很自然地将当地地方特产、特色串进了台词中。该县财政局局长马飞云告诉记者,当时之所以支持崔苗,就是为了让其通过“星光大道”向全国介绍、推荐清涧。“从目前来看,预想效果是达到了。”基于这个原因,在崔苗四上“星光大道”期间,清涧县各方先后资助其25万元。
她觉得花更多钱都值
走了崔苗的“星光大道”欢笑依旧,而走下“星光大道”后的崔苗却心事重重……据崔苗介绍,超过120万元的总开支中,有80万来自榆林各级政府和私人的赞助,其余40多万元则是自己向亲友告借、银行贷款获取的。
今年1月22日晚,崔苗受邀在陕西宾馆参加了一场演出,获得3万元报酬。但这区区3万元在给参演人员分配一圈后,分文不剩。记者问崔苗,花费120多万元上“星光大道”值不值?这个农家姑娘几乎没有考虑就回答:值!花比这更多的钱都值!但问她值在哪里,她却只是笑而不语。
在听说了崔苗的故事后,榆林作家姬晓东感叹说:“原以为大众娱乐节目就是平民充分展示才艺的舞台。但通过崔苗的故事,我们才知道要站上这个舞台还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
链接>>
“自费造星”成者少败者多
一夜成名让娱乐圈成为许多年轻人梦想中的天堂,可惜通往“天堂”的名额太有限,一些人于是想到自掏大把真金白银来买“机会”。这其中,有人获得了成功,但绝对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都“赔了青春又折金”,只不过在程度上有所差别罢了。
成功榜:
孙悦 置之死地终于“后生”
自费成名的行列中,孙悦无疑是最幸运的一位。十多年前,身为“个体户”的她东挪西借到百万巨资,以不惜倾家荡产的勇气和决心制作出歌曲《祝你平安》,终于一炮而红,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度跻身一线艺人之列。
张美娜
黯然榜:
张美娜 参加“超女”成家庭浩劫?
新疆女孩张美娜在湖南求学期间,顺道报名参加了2006年“超级女声”比赛,最终止步于长沙赛区第四名。赛后,48岁的张妈妈曾向媒体吐槽:“这场比赛对我们家庭来说,非常辛酸,就像一场浩劫。”并自曝为帮美娜砸票家中已欠下9万元外债,比赛期间还花钱请湖南卫视工作人员游玩等等。虽然后来张美娜申明是有媒体恶意夸大了其母的言论,但这一事件在当年曾一度引发不小的争论。
丁汀
丁汀 200万元两年间花光光
2005年,丁汀从家里筹资200万签约某国际唱片公司,两年里,公司除给他拿了些诸如“华语乐坛唱作小天王”、“CCTV十大新人”30强之类不痛不痒的奖项外,诸如“上央视春晚”等许多美丽的承诺都遥遥无期,商业演出也远没有当时描述的那么乐观。两年之后,公司即告知他200万已花得差不多了。
揭秘>>
多少钱才能打造出一名歌星?
制作一张唱片究竟要花多少钱?这是笔糊涂账。
首先是选歌。不同级别词曲创作者的身价有可能天差地别。通常刚出道的新人会以很低的价格出售作品,甚至可以免费赠送。而稍有名气的词作者或曲作者,作品价格都在万元以上,更不用提那些所谓的“天王(天后)御用作词(曲)人”了。
录音棚的价格也不相同。北京大大小小的录音棚不下数百个,一天的租金从千元到万元不等。不同级别的录音师收费也不相同,制作人的佣金更是相差悬殊。
唱片录好后还需要进行后期制作,行内称为缩混。这个价格,国内大概是从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如果要到日韩等技术、设备较好的地方进行缩混,费用是国内的几倍。
拍摄MV的费用也有高有低。一支MV的费用大概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钱多的话,可以当“无底洞”来砸。
虽很难计算具体数额,但上述费用还算有迹可寻,宣传方面的费用就更是笔算不清的账。 请人写文案和乐评都需要费用,根据执笔者的不同地位,费用标准也不尽相同。到全国各地宣传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人员成本、场地成本、媒体宣传费用,也有不同等级……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娱乐公司为艺人出的新闻通稿上赫然标榜“宣传费用无上限”,虽有夸张成分,但也说明这个环节确实“烧钱”。
那是不是用最顶级的制作队伍、最顶级的设备、最好的工作人员、不计成本的宣传就能够成功地打造出名歌手呢?不一定!谁让现在的媒体和公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养老、不养少,也就是说,新人和过气明星都很难得到青睐。
编后>>
丑小鸭终于蜕变成“星”后,却发现自己已负债累累。而当崔苗回首一路走来的经历时,这一切支出竟还都那么合情合理、毫无瑕疵,让这位23岁的姑娘无从言悔。
如今,“军人光荣”似乎已成教科书上喋喋不休的灌输式教学,“科学家伟大”也成儿提时代的黄粱一梦,唯有娱乐明星才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好吧,想成名不是罪,走哪条路也是个人自由,但“自费成名”绝对是应该审慎对待的一项投资。如今,仅内地一年中就有数百歌手推出专辑,其中绝大部分连昙花一现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这场赌博的赢面其实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