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妇女择偶观悄然变化 首要是共度难关

2009-06-28 阅读数 372235

  经济和家庭条件,向来被视作择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过,在经历了大地震后,灾区人们的择偶观念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四川省统计局近日在地震灾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低收入妇女再婚择偶的首要标准已经变成了“能够共同面对灾难”。更让人欣慰的是,在经历大灾难后,已婚妇女对婚姻的满意度也变得相当高。

  婚姻满意度高达94.9%

  四川省统计局此次问卷调查针对成都、绵阳、德阳、广元所属的11个地震灾区县(市)的1290名低收入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灾区低收入已婚妇女中,对婚姻感到很满意和满意的占到了94.9%。“如此高的婚姻满意度的确出人意料。”省统计局参与调查的相关人员表示。

  专家分析:蓝色港湾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朱文波表示,这说明在这一特殊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密切,特别是夫妻间的亲情更加突出。“在经过灾难后,夫妻间也更加认同对方。”朱文波表示,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并不奇怪,人类在面临巨大的外来压力时,团体内部凝聚力会增强。

  再婚择偶观变化明显

  在经历大灾难后,人们的择偶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调查中,41.8%的低收入妇女认为再婚择偶的首要标准应为“能够共同面对灾难”,只有19%的人把“经济和家庭条件好”作为择偶标准。统计局调查报告认为,“灾区妇女择偶价值观在震后发生积极变化。”调查同时显示,灾区低收入妇女婚后财产管理趋于民主化,有78.8%的被调查者表示婚后财产和收入由夫妻共同管理。

  专家分析:“这也体现了现实需求的改变。”朱文波说,“因为她们明白,在灾难来临时,再多钱也比不上一双能将你从废墟中拉出来的手。”他认为,一个能共度难关的配偶也可以理解为“有责任感”的配偶,这在普遍的女性择偶观并不矛盾。

  排解烦恼首选倾听诉说

  调查显示,传统的倾听诉说依然是排解烦恼的最主要方式,有6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这一方式;而灾后接受过心理干预治疗的仅占13.6%。调查还认为,大多数接受调查的灾区低收入妇女通过自我调节减压后,能够在灾后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专家分析:朱文波认为,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部分灾区心理援助者缺乏专业性,没能真正了解被援助者的心理需求。“调查的结果正说明灾区妇女最缺少的是倾听和理解,需要的是陪伴。”

  政府救助占据主导地位

  调查显示,最近一年,城镇低收入妇女本人月收入为411元,月收入低于500元的低收入妇女占56.1%。农村低收入妇女本人月收入为158元,月收入低于500元的低收入妇女占75.8%。子女教育费是灾区低收入妇女家庭的重要支出。而她们急切期盼得到的帮助依次是:购(建)住房帮助,创业扶持资金帮助、就业指导帮助和孩子教育费用帮助。在各种形式的救助中,政府救助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安置的板房或过渡房依然是她们家庭现有的主要居住方式。
 

  择偶观 成都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