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咋成了“信骚扰”?

2008-08-22 阅读数 195243

  据8月21日《大河报》报道,一名高考成绩不到200分的考生在未填报任何志愿的情况下,意外收到一份来自河南旅游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该学院招办人员称这名考生确实已被录取,是属于河南省旅游局分配的“内部指标”,而省旅游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儿。

  考生成绩不佳,压根儿就没填报志愿,录取通知书却是“从天而降”,可这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类似的荒唐事情如今比比皆是,学校录取通知书本来是一件极为严肃和神圣的物品,接到通知书者也会激动不已。可近年来,只要中高考一结束,五花八门的录取通知书便漫天飞,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儿园甚至刚出生的娃娃,都可能收到,在校的学生更是一个人可能收到十几、数十封,而且越是成绩不理想,收到的录取通知书越多,让人不胜其烦。而发放这些通知书者大多是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或民办学校,其为了最大化地抢挖生源,可谓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通过种种渠道弄来一些通讯地址,就开始漫天撒网,无论考生是否填报,情况是否合适,统统不放过。在其看来,“广种薄收”,能拉到一个就算一个。

  或许在学校看来,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当事者不来报到也无妨,可实际上却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因为通知书“良莠难分”,人们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会给予高度重视,生怕误了大事。而如此“水货通知书”大多地址含糊不清,有时有关方面会多方辗转,甚至求助媒体等才能将这些“通知书”送到当事者手中,而当事者收到后非但不感谢,反倒是一头雾水,这不明摆着折腾人吗?而对当事者来说,收到这样的通知书可谓毫无实际意义,没准儿还会惹来笑话和误会,得费神费力地和旁人进行解释,这无疑有“信骚扰”之嫌。

  诚然,这些学校在招生中确实有一些难度,如知名度不高,学生不愿上。可越是这样,越要扎扎实实地苦练内功,教学实力雄厚了,不愁学生不来,即便要进行宣传,也要通过正规、合理的手段,而倘若将希望寄托在漫天撒网、广种薄收上反可能适得其反。而若是真有考生想报考此学校,却听说录取通知书如此漫天飞,可能也会犹豫起来,担心其中是否有诈。如此一来,学校不是自毁招牌嘛!

  各种录取通知书漫天飞已成为七八月间一道独特的风景,只可惜现在这些通知书中带给人们惊喜的不多,而大多的却是荒诞不经,让人哭笑不得,甚至可能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对此,相关学校应加强自律,而主管部门更应做好规范和管理工作,别让这样的烦心之事再发生了。

 

  录取通知书 大河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