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广云
这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开赛前最后一夜。8月8日晚在此上演了举世震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这些天,一切似乎恢复了平静,然而今夜却又令我紧张与兴奋起来,因为,激烈的田径比赛即将于明天(8月14日)在此拉开帷幕。
看了一眼时间,时钟已转至2008年8月13日20点,把整个媒体运行间再走一遍,检查一切是否准备就绪成了我最后的工作。
“鸟巢”负一层是“媒体租用空间”,黑板上的媒体通知、媒体班车信息、天气预报情况、餐饮指 南等公报都是我检查的内容。零层,“新闻发布厅”、“媒体休息区”所在区域,确定发布厅的同声传译设备、音响与灯光设备,及休息区的茶点、水果都准备妥当 后,我才放心地来到位于一层的“文字工作间”。
“文字工作间”可谓是最花心思的地方。1000多平米的空间均采用落地玻璃窗,媒体记者对场 内比赛情况可一览无遗。30台49英寸的高清电视机分挂在各个方位;只需手指一点,50台INFO查询系统就能在第一时间查到与奥运有关的任何信息;为增 加“中国味”,天花板与落地玻璃窗上还挂有60个京剧脸谱风筝……
二层“看台席”的媒体租用设备、电视监控器检查OK后,我经由底层的“混合区”下班。开赛后 这里将会是媒体采访运动员争夺最激烈的地方,但并非所有媒体都能蜂拥而至。它的位置是有先后讲究的:最前的是电视媒体区,位置先后分别是CCTV、 NBC、BBC再往下;其次是文字区,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占据主导;最后是摄影区。
离开“鸟巢”时,外墙灯光依然闪烁着。到朝阳公园沙排馆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男子“沙排 SHOW”成了我今夜的放松方式。音乐、沙滩、身材有型的男子沙排运动员……疲乏的身心果然因此舒缓下来。我想,明天自己一定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高强度 工作中。不正是为此而来的么?两年前,从包括我在内的67名来自全国新闻系统选调的媒体人走进北京奥组委,后被派驻到31个京内奥运场馆,就只为能与全球 顶级媒体记者一同,把北京奥运的精彩传播给全球40亿观众。
目前,“鸟巢”的媒体运行工作有条不紊,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已经证明了我们的媒体运行工作从设计到操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可行性。但其背后的复杂与艰辛却不为人知。
2007年1月,刚到北京奥组委的我还没来得及完成从记者到为记者服务的工作人员间的角色转换,就已进入到场馆媒体运行方案的设计工作中,工作甚至细致到每个看台媒体席位的长与宽等。国际奥委会新闻协调委员会一致认为,“鸟巢”媒体中心的硬件设施无疑是奥运史上最好的。
说到位于媒体看台席位的坐席,还有个小故事。现在的广播电视评论员席位大小是2米×1.6米,而国际奥委会技术手册明文规定席位大小应为2米×2米,为了这其实并不算大的尺寸之差,我们和BOB(北京奥林匹克转播公司)“激战”了18个月。
BOB负责整个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公共信息,是一支包括世界上最专业体育赛事摄像、电视制作、转播在内的4000余人的国际化团队。他们的60余台高清电视转播车是直接从欧洲开过来的。可以说,整个欧洲最高级的转播车都开过来了。
为了这一其实并不算大的坐席尺寸之差,BOB寸步不让——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奥运会期间中国媒体只占到5%,绝大多数是人高马大且扛着器材的外国记者,坐席太小的确不太方便。但媒体人数太多,我们也不得不坚持。
阵子,从早上9点一直讨论到晚上6点是常事,双方用英语唇枪舌剑。他们的态度极其傲慢。其实这也难怪,奥运会媒体运行一半资金出自他们,傲慢也就有了理由。最后还是国际奥委会新闻协调委员会主席出面,这场“战斗”才结束,当然是以我们的胜利而结束。
从针锋相对到牵手合作,实属来之不易。开幕式当夜是“鸟巢”向全世界的首次亮相,在那个华丽、梦幻的夜晚,5200余名媒体记者第一次体验到“鸟巢”媒体中心的舒适,这正是我们辛勤工作的最大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