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逃生后1小时 护士旅游团速变医疗队

2008-06-19 阅读数 401077

女性在线(今日女报)记者 谭里和 实习生 俞小艳

地震中的女子医疗救治队

“很多次,我们讨论过,万一谁受伤了怎么办?要是谁牺牲了,我们又该怎么办?最后我们约定,我们都是母亲,上有老下有小,如果真的回不去了,剩下的人就要肩负起做妈妈和做女儿的责任。我们绝对不能离开岗位离开病人。”6月13日,在慈利县委宣传部和卫生局召开的表彰大会上,代必芳发言的时候,几度落泪。而早在一个月前,她和另外13名护士姐妹临时组成的医疗队,被地震灾区群众誉为汶川地震“第一支出现在灾民面前的外地医疗救治队”。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下午2点半左右,张家界慈利县14个乡镇卫生院的14名护士搭乘的汽车正从四川茂县往九寨沟赶,车行到茂县叠溪镇排山营村境内的盘山公路上时,天空突然变暗,“要下大雨了……”说话的人话音未落,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打破了宁静的山谷。司机大喊:快下车!慌乱中,大家拿起身边的包跳下车,瞬间成了灰人。令大家惊骇的是,刚才还在前面10米奔跑的旅游大巴客车已经不见了踪影,出现在眼前的是从左边高山上瀑布一样滚滚而下的泥石流,无数巨石正从崩塌的山上往下滚落。

“山体滑坡了,大家跟着我跑!”一行人跟着导游,在陡峭的下坡小路上小心行走。一个小时后,导游带着她们来到了排山营村村民居住地。眼前这个四面环山的羌族小山村的惨状更让她们揪心:房屋基本倒塌了,没有倒塌的也成了危房。伴随着凄切的哭啼声,大家知道,已经有人失去了亲人。

不到几分钟,村里不大的一块平地上,挤了几百名避难的游客。是地震!而且是大地震!

这时,一位村干部走进人群,对导游说了几句话,导游拿起小喇叭向人群喊:“刚才这位老乡问大家,你们中间有没有医务工作人员,这里有许多伤员需要救助。”14名护士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约而同齐刷刷地站了出来。

不一会儿,一位村民从村医务室里推出一个上下两层的玻璃柜,大家看到,里面只有一些极为简单的药品。这时,一位受伤的游客走到护士代必芳面前,请求帮助。代必芳一看,这位游客的右手手背上,大大小小的玻璃碎片扎在里面。

代必芳正准备给他包扎伤口,突然发现没有镊子,情急之下,她取出了包里化妆用的眉钳,用酒精消毒后,小心地把游客手背上的玻璃碎片一块一块地夹出。

14名护士在帮助受伤的部分村民做了简单的医疗处理后,天色已晚。在当地村民用木棍和塑料纸搭起的简易帐篷里,14名护士召开了临时会议,考虑到伤员多,在代必芳的提议下,14人成立了临时医疗救治队,推举王玉兰担任队长。

安全和危险中的选择

晚上,余震不断,加之雷雨交加,天气异常寒冷。出于感激,乡亲们给她们送来了两床被子,14个姐妹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无法入眠。

由于通讯完全中断,此刻她们完全和外界隔离。天刚蒙蒙亮,一位村民神色慌张地跑进帐篷,拖起昏昏沉沉的代必芳和李桂红便往另一个帐篷跑。在这个帐篷里,代必芳看到,一位中年妇女靠在一位村民的肩膀上,牙关紧咬,两眼紧闭,呼吸急促。村民反映说,中年妇女的老公12日那天刚好去山上采药,遭遇地震,今天已经确定遇难,她因为伤心过度多次晕倒。两人一摸妇女的脉搏,已经非常微弱,于是连忙给妇女做胸外心脏按压,几分钟后,妇女终于醒来。李桂红又将村民端来的糖水一勺勺地送进妇女的嘴里。在李桂红一边喂养一边耐心的开导中,中年妇女终于平静下来。代必芳和李桂红这才离开。

下午5点,中断了27个小时的通讯终于恢复了。在获悉家乡只有轻微的余震、家人一切平安后,大家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姐妹们都跟家人报了平安后,队长王玉兰给慈利卫生局局长吴清英打电话报告情况。为了14名护士的生命安全,局长吴清英要她们尽快返回。可是,这时候,出路已经全部被堵死,她们要返回只能等待道路疏通。14个姐妹向局长保证,她们一定会在等待道路抢通的同时,抢救身边的伤员,尽到一个医务人员的职责。
14日上午,一个好消息传来,道路下午就可以修通了,滞留在排山营村的游客可以疏散。被困的人个个都很激动。

就要离开的时候,面对这些在危难中仍然照顾他们的当地老百姓,大家都很感激。为了表达对这些善良的村民的谢意,14名护士每个人从身上掏出100块钱,交到村里的会计手中。

游客疏散的路线是先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松潘县,绕道甘肃兰州,然后再取道兰州回到各自的目的地。王玉兰等14名姐妹来到兰州后,在等候买票回湖南的时候,看到一行行的奔赴四川的队伍,大家决定不走了。“现在,许多人都去灾区做志愿者,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却离开灾区,这怎么行呢?”队长王玉兰首先发话。其他姐妹一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离开,尽快和家人团聚,肯定可以保全自己;留下,前路不明,甚至有生命危险。最终,大家选择了后者。

在得到局领导的肯定答复后,14名姐妹立马随队伍再次前往灾区。

经过两天一夜的颠簸,姐妹们终于在5月17日抵达成都。成都团市委确定她们的身份后,安排她们到伤员集中的广汉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5月18日一早,她们来到指定的医院,被分成两组:李桂红、代必芳、唐琼、席芳绒4人被分到重症病房,其余10人分到离广汉市30多公里的分院——三水镇卫生院。

十四名姐妹载誉回湘

姐妹们的工作单位都在乡镇卫生院,平时从事的都是一些并不复杂的护理工作,李桂红等4人一来到重症病房,看到眼前躺着的8名血肉模糊的患者,大家的心都被揪得紧紧的。她们知道,只有自己尽心尽责才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但是,痛心的事情还是不时发生。

这一天,救援队送来了一名21岁的患者,一个正在实习的大学生,此时,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因为双腿伤情严重,需要马上截肢。当医生告诉他这个残酷的事实时,大学生双眼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一直没有说话。医生又来催,他才说:“叔叔,请再给我一点时间想想。”一个小时后,悲剧发生,这位大学生因错过救治时间停止了呼吸。

李桂红等姐妹4人在重症病房的六天六夜中,在救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经常面临着生死考验。

20日凌晨1点,姐妹4人下班回到宿舍,刚躺下,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保安告诉她们:有强烈余震,快撤离!四姐妹奔出宿舍,却没有往安全的地方跑,而是直接跑往医院。来到医院,她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在转移病人,医院外面的平地上,已经搭建好了很多帐篷。四姐妹听说重症病房还有一个年轻的病人没有转移,家长坚持要跟自己病危的孩子在一起。于是4人马上跟着重症病房的主任来到病室,耐心地做起了说服工作。病人的父母被深深打动了,终于答应转移。大家走出病室的时候才看到,房子已经像风吹树一样,在剧烈地摇晃。

“其实,我也害怕,谁不怕死呢!但是明知道我们跑掉患者就会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走?”事后,李桂红在日记中这么写道。

相对于重症室的4个姐妹,在三水镇卫生院做志愿者的10个姐妹工作起来轻车熟路。这里送来的病人伤势相对轻一些。但是由于病人太多,大家忙得吃饭、上厕所都在奔跑。

王玉兰等十姐妹要照料50名病人,光安排他们吃一餐饭都要3个小时。每天,大家基本上忙到虚脱,回到住处,倒头就睡。余震不断,外面不断有人喊跑,开始十姐妹们还跟大家一样跑,后来,次数多了,也就不顾及了

大地摇晃的时候,10个姐妹便抱成一团,要死就一起死吧!在极度疲惫和惊慌中,她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5月25日,随着大批伤员向全国各大城市转移,14个姐妹结束了在医院做志愿者的日子。当天晚上,广汉市第一人民医院特意为她们举行了欢送会,她们被地震灾区群众誉为汶川地震“第一支出现在灾民面前的外地医疗救治队”。

6月13日,慈利县委宣传部和卫生局召开表彰大会。会上,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赞扬她们,“在灾难面前,大写了救死扶伤的精神内涵,演绎了抗震救灾的医疗壮歌”。
 

  汶川地址 医疗队 女性在线/今日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