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跨越“VUS”未知!湖南孕程见证生命礼赞

2025-11-28 阅读数 44674

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罗燕) 生命孕育之路,充满未知与挑战。李女士(化名)的第三次孕程,便是一场在医学迷雾与生命希望间艰难跋涉的旅程,既考验着现代医学,也考验着一个家庭的勇气与抉择。

李女士有过两次生育经历,第一胎男孩患有“蚕豆病”(G6PD缺乏症),这让她对此次妊娠格外谨慎。孕17周多,中期唐氏筛查“高风险”,全家忧心。虽无创产前检测(NIPT)“低风险”,但她仍接受羊水穿刺产前诊断。

基因芯片(SNP - array)检测结果却带来难题:胎儿2号染色体2q13区间有1.74Mb片段缺失,报告评级为VUS,即“意义未明的拷贝数变异”。且夫妇双方均未携带此变异,胎儿染色体缺失属“新发突变”,临床意义难判断。面对这一“医学灰色地带”,李女士和家人焦虑万分,最终决定终止妊娠。

就在此时,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主任张慧萍教授带来转机。她深知VUS背后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迅速查阅国内外文献、大型基因组数据库,组织团队讨论。同时,孕23周和25周的四维超声排畸检查显示,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和器官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表明该基因片段缺失未影响胎儿物理结构发育。

此外,李女士被查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需多学科共同管理,这凸显了医院多学科协作优势,保障了母婴健康。张慧萍教授带着科研与临床证据,多次与李女士夫妇沟通:“VUS不等于疾病,目前胎儿超声表现良好,是判断健康的积极依据,或许可以给生命一个机会。”这番理性且温暖的话,驱散了家庭心头的阴霾。

张慧萍教授的专业与真诚打动了李女士夫妇。经过数日思考,对孩子的爱战胜了对未知的恐惧,他们撤回终止妊娠请求,勇敢迎接新生命。这一决定,既源于医学进步的理性判断,更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信任。

此后,李女士在医院严密监护下平稳控制血糖,胎儿健康成长。孕39周,她平安顺产一名6.2斤男婴,新生儿哭声洪亮,各项评分良好。当健康宝宝被送到怀中,李女士泪水夺眶而出,这是对过往煎熬与抉择的释然与幸福。

图片1.png

此案例成为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精准医学与人文关怀结合的典范。张慧萍教授表示:“基因组时代,VUS是挑战。我们的职责不仅是发报告,更要综合临床信息,为家庭提供全面负责的咨询,不能让‘意义未明’轻易定义生命去留。”

这个男婴的响亮啼哭,宣告着生命的胜利。他的故事启示我们:面对生命与科学前沿的未知,可贵的不只是技术探索,更是人类在理性指引下的无畏勇气、在信任基石上的艰难抉择,以及对生命深沉坚定的爱与守望。这场生命与未知的博弈,以爱与智慧奏响动人赞歌。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