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彭慧云 朱文青)10月24日7时20分左右,13岁的罗轩轩(化名)在家吃完牛肉面后匆忙前往学校。因时间紧迫,他快跑了几步,不久后便出现皮疹,伴有瘙痒、头晕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家长发现后,立即将轩轩送往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科进行急救,此时轩轩已意识丧失并休克。经诊断,孩子患上了一种鲜为人知却极度危险的急症——“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经积极抢救后目前已脱离危险。
面对“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这一诊断,家长满心疑惑:孩子经常吃牛肉面,以前从未过敏,走路上学也是日常活动,为何两者结合就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江杰介绍:“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是指患者摄入某种食物后进行运动,进而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其发生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进食了特定食物,二是在进食后短时间内进行了运动。其中,运动是主要诱发因素,与运动强度、类型和持续时间有关。
江杰指出,该症状通常在进食后2-4小时内出现,并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发作。具体症状包括:皮肤症状,如全身皮肤潮红,出现广泛红疹或荨麻疹,剧烈瘙痒,嘴唇或眼睑肿胀;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咙发紧或有异物感,声音嘶哑、喘鸣;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头晕、眼花、心跳加速、晕厥、血压急剧下降甚至休克;消化系统症状,如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哪些食物是常见的“元凶”呢?主食类中,小麦(尤其是面条、面包、包子)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海鲜类有虾、蟹、贝类;坚果和水果包括核桃、花生、芹菜、芒果等;其他如牛肉、牛奶、鸡蛋也曾在报道中被提及。部分食物过敏原可通过相关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和皮肤点刺试验明确。
江杰提醒,遇到此类情况,需牢记紧急抢救三步法:一是立即拨打120,明确告知接线员可能发生了“严重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二是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若患者随身携带肾上腺素注射笔,应立即在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若没有,则应立即前往最近的医院或诊所救治;三是让患者平卧,抬高双脚,这有助于血液回流到心脏和大脑,缓解休克,切勿让患者坐着或站着,以免发生致命性低血压。
对于如何预防这类过敏的发生,江杰强调,曾发生过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的高危人群,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严格遵守“禁动期”,在进食可疑食物后至少4小时内避免进行任何中等强度运动,包括跑步、打球、游泳、跳舞等;二是随身携带“救命笔”,如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根据医嘱随时、随身携带,并确保自己和身边的亲友都知道如何正确使用;三是提高警惕,告知他人,让家人、朋友、学校的老师和教练等了解自身情况,知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提供帮助;四是考虑“忌口”,如果发作频繁或诱因明确,最安全的方法是在运动前完全避免食用那些高危食物。
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虽然凶险,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识别它,并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急救办法,就能有效避免危险的发生。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