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戚薇 周思)日前,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收到一面写有“讨薪维权伸援手,法律援助显担当”的锦旗。送来锦旗的,是一群终于展露笑颜的农民工朋友。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法援中心及援助律师最深切的谢意。
时间回到2024年1月,年关将至,廖某、邹某、鄢某等多名农民工却愁眉不展。他们来到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诉说被拖欠工资的困境。原来,2020年至2022年间,27名农民工在某房产项目从事泥工工作,项目完工后工资却迟迟未结清,多次联系包工头和建设单位无果后,他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寻求法律援助。
了解情况后,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开启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免去经济困难审查,第一时间指派湖南湘牵律师事务所宋军律师承办此案,让农民工朋友能够安心回家过年。
援助之路并不平坦。宋军接手后发现,农民工们缺乏关键证据,用工主体不明,仅有一张包工头签字的结算单作为凭证,立案面临困难。他积极推动雨湖区人民法院先行立案,通过多方查找,最终促成包工头参与诉讼,并追加为被告,案件得以进入审理程序。
庭审中,被告方屡屡回避关键问题,甚至否认农民工在工地工作的事实。这时,宋军出示了关键证据——建设单位和开发区“保交楼专项账户”发放工资的银行流水。铁证如山,被告方哑口无言。雨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支持全部诉讼请求,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然而,胜判不等于兑现。被告公司以账户无资金为由拒不履行判决。面对执行难题,援助律师配合法院,在上百个农民工工资专户中仔细排查,最终锁定涉案账户。雨湖区人民法院迅速采取强制措施,将64万余元欠薪如数发到农民工手中,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湘潭市法律援助中心和两级法院的通力协作下,27名农民工终于拿回了自己的劳动报酬,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农民工朋友的感激,更见证了法治温暖的力量。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