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湖南非遗展示活动启幕,怀化解锁湖湘非遗“百景图”

2025-09-16 阅读数 28808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赵晗菁

“福地怀化,懂你如家,共赴湖南大家庭的非遗之约!”

9月16日上午,怀化五溪非遗广场上热闹非凡。湘、鄂、渝、黔、桂五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第四届湖南非遗展示活动盛大启幕,随着侗锦飞布惊艳亮相,一幅多彩非遗“百景图”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

44fe3dd50d0a5b621e30b47cc0dd9a89@100Q_680w.png

第四届湖南非遗展示活动现场表演

依托湖湘地区丰富的非遗资源,2025年5月怀化五溪非遗园建成开园。这个由非遗广场、数字体验空间和研学工坊组成的非遗文旅新场景,运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42个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成为了怀化市民家门口的非遗“宝库”。借第四届湖南非遗展示活动在此举办的契机,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进这片文旅沃土,亲身感受“非遗点亮怀化”的独特韵味。

走!一场跨越五省的非遗狂欢

“想听怀化民俗故事,就去五溪非遗园。”对于怀化市民彭震来说,五溪非遗园是家门口的遛娃宝藏地,“刚开园时我便带孩子前往游玩观摩,听闻第四届湖南非遗展示活动在此启幕,今天特意来打卡新玩法。”

活动启幕前,五溪非遗广场上已是人声鼎沸。在健康之夜展区里,中医非遗传承人手法娴熟地展示推拿、艾灸、针灸等传统技艺,引得不少市民驻足咨询。在新邵孙氏正骨术展台前,非遗传承人孙夙预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介绍道:“我们从邵阳赶来,带来了孙氏古法膏药等特色产品,还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肩颈按摩服务。”

图片2.png

健康之夜展区

一旁的非遗跳蚤集市上,竹编、木雕、刺绣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五省边区“城市号”展区则宛如一座微型非遗博物馆,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浓缩呈现,让市民游客沉浸式领略多元非遗风采。

图片3.png

各类非遗展位琳琅满目

随着现场灯光聚焦主舞台,一场场非遗表演轮番登场,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我来教你说侗话》以诙谐互动带观众学侗语,拉近与非遗的距离;《摆手怀化》的演员身着民族服饰踏歌起舞,演绎怀化民俗的鲜活;创新湘戏《十记・湘见欢》突破传统,让古老技艺在现代舞台焕发生机……现场观众王女士感慨道:“以前觉得非遗离生活很远,今天才发现,它既传统又新潮。”

逛非遗市集,观非遗表演,本次活动还打破常规,推出一系列创新玩法。

随着夜幕降临,“非遗巴士”穿梭怀化全城,一场“会流动的文化大戏”正在悄然上演。“非遗巴士”车身上印着湘绣、侗锦等非遗图案,戏曲展演车、义诊车、非遗技艺展示车则开往体育中心、市民广场,开展夜间流动展演,20台跳蚤集市车辆同步出发,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邂逅非遗。

据悉,9月16日至18日第四届湖南非遗展示活动期间,五溪非遗广场白天将开展固定展演。16日、17日夜晚,5台流动舞台车将奔赴怀化体育中心、怀化市民广场,以车为台、以街为景,开展杂技、歌舞、绝技展演和中医健康义诊。

品!一座藏在身边的非遗“宝库”

逛完非遗市集,不妨走进五溪非遗园数字体验空间和研学工坊,解锁文旅新场景。

园区以“一场一馆一空间”的功能布局,通过文、娱、游、乐、购等形式,增进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彰显非遗的当代价值,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数字体验空间突破传统展示模式,用前沿数字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体验场景,营造出动静结合、视听融合、科技感强且互动性高的沉浸式、交互式非遗体验空间。“在这里,42个非遗项目插上了‘科技翅膀’,电子DIY织锦、陶罐制作等体验项目特别受孩子欢迎。游客还可以通过‘玩赚享’积分系统,兑换非遗特色商品、享受优惠服务。”讲解员介绍道。

图片4.png

五溪非遗园数字体验空间

研学工坊更具巧思,通过对非遗研学内容与产品形态进行融合设计,构建具有地域特色且囊括研学、游艺、文创等内容的非遗资源库,涵盖非遗展示、技艺学习、动手实践、培训分享及文创开发等多种功能。工坊面向青少年、成人及亲子家庭推出立体化服务,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

除了以上非遗体验,怀化姑娘汪女士还推荐道:“在非遗园内还可以体验特色民族服饰旅拍服务,精美服饰搭配创意场景,让人收获精致舒适的旅拍回忆。”

图片5.png

五溪非遗园数字体验空间

9月16日下午,湖南非遗出海商品交易会在五溪非遗园三楼同步举办。作为第四届湖南非遗展示活动的重要子活动,交易会还打造了“湖南非遗出海集散中心”,推出非遗联名爆款产品,助力湘品“走出去”,让千里之外的观众也能“云逛展”,共享非遗盛宴。

从精彩展演到传承接力,再到多元创新玩法,五溪非遗园已成为怀化市“非遗+文旅”的示范窗口,更成为市民家门口的非遗“宝库”。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