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赵周舟
近日,记者接到湖南“妈妈去哪玩”群里的家长爆料,孩子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正在售卖一种烟盒造型的水枪玩具,此前也曾为孩子们提供过“烟卡”,此类与烟草挂钩的玩具引发了家长们的广泛担忧。随着开学季来临,放学后15分钟内的校园周边区域,成为孩子们最常停留玩耍的场所,然而这些看似便捷安全的地带,实则隐藏着诸多威胁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陷阱”。
9月5日下午放学后,记者在长沙市雨花区某小学周边的小卖部看到,这款玩具将水枪主体设计为烟盒形状,按压“烟盒”侧面即可喷出水流,不少孩子会模仿成人递烟的动作玩耍。这类玩具售价5至10元,包装上无任何适龄提示。
“烟盒”水枪并不是唯一一种伪装成烟草制品的玩具,此前,一种由废弃烟盒剪制而成的“烟卡”也在孩子们之中流行。这类烟卡将烟盒上的烟标剪下折叠成纸牌大小的方形卡片,因花色丰富、可广泛收集而广受学生的欢迎。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在小卖部购买现成的“精装烟卡”,有不少孩子通过向家长索取甚至翻找垃圾箱捡拾烟盒来制作烟卡。而此前曾出现的“水果味电子烟”虽因监管加强有所收敛,但仍需警惕——这类外形酷似真烟的产品,吸食时会发出红光并吐出水果味烟雾,长期使用会损伤儿童呼吸道。
此类伪装成烟草制品的玩具危害远超简单的游戏范畴。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指出,孩子们玩耍时会通过闻烟卡味道分辨真伪,容易误食有害物质;翻找垃圾制作烟卡的行为,还可能因接触不洁物品诱发疾病。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专科主任温龙波也提醒,孩子玩烟卡后不洗手就揉眼睛,易引发眼部感染。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恩泽认为,由烟盒制成的烟卡本身就是一种广告信息,“儿童在收集烟卡过程中容易产生好奇心,并进一步开始尝试吸烟”。
除了烟盒水枪和烟卡,校园周边的盲盒抽卡游戏也暗藏危机。近期长沙一小学家长发现,11岁孩子一个月内在学校附近商铺赊账1000多元购买盲盒抽卡,总消费达3000多元。这种盲盒式销售带有博彩性质,同学间常进行卡片交易,甚至有人在二手平台加价转卖,助长投机心理。
针对校园周边的多重陷阱,家庭教育专家蔡汉权呼吁多方形成合力:监管部门需加大放学后突击检查力度,重点清查烟草造型玩具及违规商品;学校应通过主题班会讲解危害,引导学生主动远离风险区域;家长则要加强对孩子的陪伴与引导,放学后可带孩子到附近公园散步放松、去书店阅读书籍,或参与打球等体育活动,帮助孩子培养健康兴趣爱好,从源头上减少流连小卖部的机会。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