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民系,聚合力!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妈妈夜话”屋场会点亮基层治理

2025-08-01 阅读数 67929

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听说村里来了老师要讲咋管青春期的娃儿,我吃了晚饭就赶紧过来了。”夜幕降临,灯火点亮村落,7月31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金杜村“妈妈零工帮扶车间”的灯刚刚亮起,村民王大姐带着孙子就往这儿赶。市、区、街道、村四级妇联组织,“妈妈夜话”专业队伍,“妈妈零工帮扶车间”涉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联系人与80余位村民齐聚一堂,政策宣讲、答疑解惑、温情互动,让基层治理在烟火气中焕发新活力。

“咱今儿就拉家常、解烦忧,有什么问题尽管提。”村妇联主席张正辉拿起话筒笑盈盈地开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妈妈夜话”屋场会就此温暖开讲。张家界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人才团队资深讲师韩兴华围绕“一法一条例”开讲,从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到夫妻教育理念统一,结合实际案例详解家庭经营之道,在场的家长们频频点头。

政策宣讲、答疑解惑、温情互动,让基层治理在烟火气中焕发新活力。.jpg

政策宣讲、答疑解惑、温情互动,让基层治理在烟火气中焕发新活力。

普法知识抢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抢答开始!”张正辉举起奖品,“孩子独自乘车,哪招最管用?”陈大姐站起来:“拍车牌,坐司机旁边,还得跟家里视频报备,让亲友在到站时接力接应。”她接过奖品时笑着说,前阵子孩子去外婆家,就按这法子办的,路上每半小时发个定位。

“我想问问,孩子总喜欢抱着手机玩游戏怎么办?”后排的赵大姐举手发问。韩兴华答道,学习20分钟玩5分钟,比硬抢强。话音未落,一位大哥挤上前:“我提一个问题,借出去的钱怎么样才能要回来?”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刘曼立即上前回复,“把欠条、转账记录这些证据收齐,合法权益肯定能保住。” 

“为什么我们的医疗保险的费用逐年上涨?”“现在生育二胎、三胎,国家有什么扶持政策?”......村民提出的问题,区医保、区卫健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都一一做出了解答。从移风易俗的哪些酒席不能办,到妇女维权的被家暴该找谁,再到儿童保护的陌生人问路要不要带路,村民们答得又快又准。

普法知识抢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jpg

普法知识抢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

除了普法宣传,答疑解惑,“妈妈夜话”更善解家庭心结。

不久前,金杜村的一家庭就因教育分歧产生矛盾。母亲坚持节俭教育,父亲却偷偷塞钱,16岁的高中生因零花钱索要遭拒竟砸了车。

“接到求助后,我们第一时间联合部门、街道、村居工作人员上门。”武陵源区“妈妈夜话”婚姻家庭矛盾调解队伍副队长易春兰翻着调解笔记说,第一次调解时,孩子的父亲急得直拍大腿,母亲抹着眼泪说管不住。第二次,她结合专业经验,重点分析教育理念统一的重要性,帮他们找到节俭原则+合理满足的平衡点。最终,父母达成共识,孩子鞠躬认错,家庭重归和睦。这正是武陵源“妈妈夜话”矛盾化解队伍的工作缩影。

除了普法宣传,答疑解惑,“妈妈夜话”更善解家庭心结。.jpg

除了普法宣传,答疑解惑,“妈妈夜话”更善解家庭心结。

武陵源区妇联主席胡晓曦介绍,2024年,武陵源区成立利剑护蕾工作室和家庭教育工作室后,以“妈妈零工车间”为阵地组建起40支夜话队伍。目前,成功调解63起纠纷,成功率达98%。

散场时,王大姐牢牢记住了市妇联主席汪晓娓说的那句话:“妈妈夜话”就是把政策送家门口、服务做心坎上。我们要让妇联成为妇女的“娘家人”,让干部群众心贴得更近,让每个家庭都收获幸福。此刻,凉风阵阵,巾帼志愿者的身影随着灯光融入夜色,40支夜话队伍的脚步声,正把这份温暖悄悄送进武陵源的每个角落。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