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诞生新时期首位女飞行学员:蓝天之上,没有性别之分

2025-07-15 阅读数 14197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实习生 蒋世莹

7月12日,长沙市周南中学国际部报告厅内,18岁的王瑞从空军招飞局领导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这一刻,她刷新了历史——成为长沙2025年唯一一位女飞行学员,更是几十年来长沙市首位女飞行学员。

image.png

从14岁在纪录片中邂逅蓝天梦想,到18岁圆梦蓝天,这个身高165cm、体重仅94斤的姑娘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逆袭。这条充满挑战的航程上,王瑞始终拥有一位最可靠的“领航员”——母亲周瑞芳。每一次长跑、每一回视力复查、每一轮心理选拔……母女二人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一步步攻克重重严苛的选拔关卡,用实力击碎了“女生不适合开飞机”的刻板印象。她们用实力证明:飞行梦想没有性别界限,只有不懈地坚持与拼搏。

image.png

忘记性别,记住使命

新晋女飞行学员的成长之路

王瑞的飞行梦,源于一部军事纪录片。

14岁那年,王瑞与父亲一起观看了一部军事纪录片。纪录片中,飞行员戴着氧气面罩,目光坚毅,那一刻深深震撼了她——“每一次起飞都是生死考验,但守护蓝天的使命让我无所畏惧。”这句话像一颗种子,悄然在她心中扎根,点燃了她对飞行的向往。

然而,追逐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众所周知,空军招飞选拔极为严苛,女飞行学员更是凤毛麟角。生理上,女性呼吸肌、颈肌力量相对较弱,在9G过载、加压呼吸或弹射离机时,对颈椎和肋骨的自我保护难度更大;骨密度偏低又使她们在剧烈机动中更易出现应力性骨折。心理上,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决断力不足,空中动作“少了一股狠劲”。正因如此,截至2024年11月,中国空军累计招收了13批共约700名女飞行学员,毕业仅360余人。

面对重重阻碍,王瑞并未畏惧,偏要把“不可能”改写成“我可以”。晚自习下课铃一响,她准时出现在操场跑五圈,雷打不动;雨大,就改爬教学楼楼梯。课间休息,她站在走廊尽头远眺绿树,给眼睛做“拉力赛”。成绩单同样被她拉升:高一全校排第50名,高三一跃成第一名。班主任戴石敏说:“她把自律写进了肌肉,也写进了分数。她性格开朗、细心体贴,是老师们的好帮手。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六年民族舞功底,更成了王瑞的“隐藏外挂”。六年舞龄赋予的平衡能力,让她在招飞最严苛的“旋转椅测试”中脱颖而出。“转一分半钟,好多人都吐了,我下来还能笑。”王瑞说,她自己都没有想到,舞蹈训练的柔韧、意志力,结果全用在了飞行素质开发上。

“高二那年空军招飞,由于政策限制仅招男生,我与梦想擦肩而过。”王瑞说,今年政策开放后,班主任第一时间发给了王瑞,“空军四年招一次女飞行员,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徐枫灿是我的偶像,特别是她说的‘忘记自己是女生,记住自己是女飞’,深深影响了我。”在王瑞看来,飞行无关性别,只关乎热爱、勇气、专业和责任。不仅如此,细腻、专注、沉稳,这些特质更能让女性在飞行领域闪闪发光。

王瑞的成长得益于学校“文化奠基+特长赋能”的教育模式。“她的蓝天梦,既是个人努力的结晶,也是学校培养理念的最佳体现。”长沙市明德雨花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杨宗寿表示,她不仅点燃了自己追梦的激情,也成为全体学子的榜样,激励更多年轻人勇敢追逐梦想,勇攀高峰。

image.png

独创“闺蜜式教育”

母亲陪读书写“飞行传奇”

14岁在纪录片中邂逅蓝天梦想,到18岁圆梦蓝天,这条充满挑战的航程上,王瑞始终拥有一位最可靠的“领航员”——母亲周瑞芳。

在女飞行员的严苛选拔中,视力是许多女生梦断的“第一关”。对于王瑞而言,与母亲周瑞芳的“视力保卫战”,早在三年前就已打响。

为了保护女儿的视力,周瑞芳制定了一套近乎严苛的护眼计划:上课必须坐姿端正,严格限制智能手机使用,每日坚持眼保健操。最终,王瑞以双眼1.0的优异成绩通过体检,远超0.8的达标线。

除了“视力保卫战”,周瑞芳更开创了独特的“闺蜜式教育”,成为王瑞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陪伴者。她从不把自己当高高在上的母亲,而是以平等开放的心态与女儿交流,晚自习后总要陪王瑞散步,倾听她在学习上的困难,以及与同学间的小摩擦。

这种无声的信任与理解,赋予了王瑞异于常人的心理素质。在招飞定选的血压测试环节,王瑞竟在检测椅上安然入睡,尽管这让她差点被标注“血压偏低需复测”,但这份难得的镇定,也从侧面反映了她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

招飞过程中的“惊险”与“考验”伴随着王瑞的每一步。体重长期在88斤的她,在定选前三天被母亲周瑞芳“填鸭式”投喂到94斤;从来没有摸过飞机的她,在模拟飞行操作中取得了7.1分的好成绩。

“招飞要经过层层选拔,尤其是体检非常严格。”在母亲的帮助下,王瑞调整作息、饮食,每周保持四次长跑,每次都要跑3000米,虽然经历过一点小小波折,最终总算通过了复检。

这个普通家庭,用三年坚持与一次次并肩作战,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飞行传奇”。如今,周瑞芳已开始研究沈阳的气候,准备为女儿织加厚护膝,这份沉甸甸的母爱,是王瑞飞向蓝天最坚实的后盾。而王瑞,正满怀期待地憧憬着,将在蔚蓝的航线上,划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航迹云。

image.png

编后

七秩长风,巾帼逐梦蓝天;一代代“她”以机翼为笔,把忠诚写在云霞之上。

从1951年首批展翅,到今日机种全覆盖,她们为党奋飞、向战精飞,航迹纵横南北,使命贯通霄壤:练兵备战、空运空投、试验试飞、抢险救灾——每一次振翅,都是家国与青春的合唱;每一道尾焰,都是信念与时代的交响。

而今,战略转型加速,体系培养升级,跑道更宽,使命更重。18岁的王瑞捧过录取通知书,如晨曦接过曙光,如浪花接续潮声。个人的梦想在此启航,光荣的航迹由此延伸。

昔日巾帼拓天路,今朝青春续长歌。蓝天已为更多“王瑞”铺展通途,相信她们将以更专业的素养、更精湛的战术,沿着前辈的航迹,飞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编辑:喜之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