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涌动张家界武陵源,激活妇女儿童发展新活力

2025-07-13 阅读数 56583

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7月11日,张家界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汪晓娓,副主席陈晓燕,挂职副主席高琴琴一行深入武陵源区,围绕妇女就业帮扶、家庭教育服务、巾帼志愿服务及企业妇委会建设等领域,实地考察基层创新实践,为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炼可推广的“武陵源经验”。

家政车间“搭桥梁”,灵活就业暖人心

调研组首站来到位于军地坪街道众创空间孵化基地,考察武陵源区首家家政“妈妈零工帮扶车间”。

在阿庆嫂家政公司了解情况.jpg

在阿庆嫂家政公司了解情况。

该车间由张家界阿庆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于7月1日挂牌成立,公司负责人朱怡烨介绍,企业妇委会于5月26日组建,其中女性职工25人。车间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门口零工市场”发布就业信息,线下依托门店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为军地坪街道及周边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服务,直接带动55名妇女实现稳定就业,让留守妇女、低收入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除就业帮扶外,车间还延伸提供政策宣传、家庭教育培训、留守儿童关爱、矛盾纠纷调解等功能,成为集引导性、展示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妇女活动阵地。

巾帼志愿“亮身份”,基层治理显担当

在基层治理中,巾帼力量同样不可或缺。景军义工服务队妇委会的248名女性志愿者,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是活跃在武陵源区大街小巷的“流动风景线”,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柔性力量”。

在景军义工服务队座谈 (1).jpg

在景军义工服务队座谈 。

这支成立于2023年12月的队伍(含5名专职人员),常态化开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宣讲,创新采用“土家语+普通话”双语普法,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度提升40%。

 “旅游旺季时,我们每天服务游客超500人次。”景军义工队队员覃玲介绍,累计开展助老助学等公益活动520场,捐款捐物及义诊价值达151万元。2023年,服务队获评湖南省最佳文明实践助残志愿服务组织;2024年,团队入选雷锋家乡学雷锋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家庭教育“全覆盖”,七彩假期护成长

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下一代成长的关注。在索溪峪街道迎宾路社区家长学校,索溪峪街道妇联主席吴梅丽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一站式”家庭教育体系的落地成效。

在迎宾路社区调研.jpg

在迎宾路社区调研。

该中心于2023年1月11日揭牌,构建起“1个中心+6个乡(街道)服务点+33个村(社区)及8所学校家长学校”的全域网络,形成“政府主导、妇联与民政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社区家长学校连续6年开展“七彩假期”活动,在周末及节假日为留守儿童提供家庭教育、普法课堂、阅读引导、书法培训、体育锻炼等免费服务,累计惠及300余名少年儿童。

社区先后获“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省级示范儿童之家”“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成为武陵源区城乡家庭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注脚。

莓茶基地“结硕果”,特色产业促增收

海拔800米的金杜村微风习习,特色产业为当地妇女增收提供了新路径。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在此打造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于2025年4月21日正式投产。依托500多亩覆盖全村80%耕地的茶园资源,车间开发手工编织、莓茶培管、采摘加工等特色岗位,精准解决近100名妇女的就业难题,让山间茶园变身“增收宝地”。

采摘莓茶.jpg

采摘莓茶。

“以前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村民李大姐年收入4万余元,真正让“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索道巾帼“绽芳华”,职业发展树标杆

 在旅游行业,女性同样绽放光彩。在武陵源索道有限公司(天子山索道),调研组仔细听取公司副总经理胡晓丽的汇报。

天子山索道于1997年投运,2016年升级为“全球首条土豪金索道”的旅游动脉,其妇委会于2022年8月22日成立,下设行政人事部、计划财务部、技术设备部、安全保障部、运营服务部、市场营销部等六大部门,解决95人就业。其中女职工在岗人数为49人,以专业服务为游客搭建“空中走廊”,为旅游行业女性职业发展树立典范。

在天子山索道公司座谈 (1).jpg

在天子山索道公司座谈。

此次调研通过沉浸式走访,全面掌握了武陵源区妇女儿童工作的创新成果。汪晓娓表示,武陵源区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上的探索很有价值,家政车间、巾帼志愿、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实践,既贴合当地实际,又精准回应了妇女儿童的需求。她要求,市、区两级妇联要把这些好经验好好梳理总结,加强推广应用,让更多妇女在就业创业中实现价值,让更多儿童在关爱中健康成长,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再上新台阶,让“她力量”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绽放光彩。


编辑:陈雪炎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