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简史:我的江湖我的家
大家好!
5月24日,湖南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岳阳举行。欢迎来到岳阳“历史盲盒”开箱现场!
今天,咱们不纸上谈兵地聊岳阳旅游景点。我们想普及一下——岳阳,到底有怎样的神奇。
这里紧靠江湖:长江与洞庭湖!
正因有江湖,哺育了四个顶流:一人一楼一岛一村!
而“顶流”又酝酿了蓬勃的精神气质:心忧天下!
在如此江湖之中,我们可以带孩子学爱国情、豪情、爱情和亲情。
接下来,请带着你的孩子就座,咱们就用3分钟炫完岳阳的“江湖家宴”!
一位名人的传世
6000年前的一个夜晚,车轱山(该遗址位于今华容县)的原始家族围坐在洞庭湖边开“野炊趴”。
男人们用石斧砍树,女人们用陶罐储物——这或许称得上岳阳最早的“家庭分工”。
这里,自古渔猎,先民们早早有了吃鱼习惯。
车轱山先民在生活
传说,舜帝南巡时驾崩,他的俩妃子娥皇、女英跑到君山哭成泪人,眼泪把竹子都整成“斑点款”(该传说最早见于唐代)。
商代来临,岳阳置身于“三苗”文化区,青铜文化在这里悄然萌芽。
商王武丁南征,让洞庭湖区开始融入了中原文化辐射圈。
春秋战国时期,风云变幻。
因为楚国扩张,罗子国被迫迁到汨罗江南岸。
公元前278年,屈原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投身汨罗江殉国。
屈原投江
他那决绝的一跃,开启了后世诗歌与爱国精神的伟大传统。
那始建于汉代的汨罗江屈子祠(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刻有历代《离骚》版本的玉笥山屈原碑林,如今都成了这段历史留下的深刻印记。
不过,公元前223年,秦还是灭了楚,这里被纳入秦朝版图。
今天,屈原的爱国情,我们要带孩子们好好学。
屈子文化园
一个名城的建立
到了秦代,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罗子国被改为“罗县”,隶属于长沙郡。
那传说中的“秦皇封山印”,至今仿佛还残留着始皇南巡的气息。
在秦的威严之下,罗县逐渐接受中原制度。
灵渠与湘江航道的开凿,也让罗县一跃成为长江中游水运枢纽。
刘邦建汉后,把长沙郡改为长沙国。
公元前176年,贾谊去长沙国,路过洞庭时,抹着泪写下《吊屈原赋》。
这时,天下休养生息,罗县也开始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可洞庭水患不断,汉武帝只得在君山铸“射蛟台”以镇水患。
鲁肃建巴丘城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
巴丘(今岳阳)更是妥妥的兵家必争之地——可倚江抵御曹魏南下,也可沿长江东下攻东吴,还可溯江而上打蜀汉。
210 年,东吴都督周瑜病死在这里。
5年后,他的继任者鲁肃筑起巴丘城(位于今岳阳楼区)。
两年后,他又建立了阅军楼(岳阳楼前身)。
后来,吕蒙也死在巴丘,孙权亲临治丧。
三位东吴都督都扎根在这里,可见它的战略重要性啊。
从此,南方政权要想守住半壁江山,就得牢牢把控这一咽喉要地。
280年,西晋灭吴,置巴陵县。这一行政的设置,为岳阳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鲁肃墓、黄盖湖等遗迹,宛如时光的信物,留存至今。
回龙门
一座名楼的崛起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
作为衔接南北的重要区域,巴陵(今岳阳)又迎来了不少移民。
他们带来了技术、文化,把洞庭湖开发推到新高度。
南朝宋时期,诗人颜延之写的一句“清气在岳阳”,让“岳阳”之名流传于世。
到了南朝梁时,这里还置有岳阳郡。
接着,时光来到隋唐。
自唐代625年之后,“岳州”这个名字持续沿用,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州郡之一。
这时期,这里的农业(比如湘莲种植)、手工业和商业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茶叶(君山银针出现了)、丝绸、岳州窑陶瓷等等,通过长江水运运往各地。
716年,唐代宰相张说被贬为岳州刺史,他把鲁肃阅军楼扩建成了三层楼阁。
43年后,被大赦的李白来到岳阳,兴奋地写下《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首次把这座楼称为“岳阳楼”(另有说法称是张说提出“岳阳楼”)。
从此,岳阳楼,承载着无数诗意盎然的时光。
杜甫、孟浩然、柳宗元、刘长卿等大佬纷纷来此打卡,用诗句编织它的传奇。
这时的君山,已流传“柳毅传书”的爱情传说——
赶考途中,柳毅遇到受虐待的洞庭龙女,仗义为她传书到洞庭龙宫,最终帮她脱困……
到了中后期(约820年),湖南观察使崔群取消了“贸易不准出境”旧法,岳州成为湘岭要冲,四方货物在这里汇聚。
一种精神的传播
宋代,岳州迎来了高光时刻。
1045年,滕子京主持重修岳阳楼,他请好友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
老范的金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同一座丰碑,矗立在人们心间。
如此豪情,令人赞叹!
从此,岳阳楼光芒万丈,无数文人墨客向它膜拜。
岳阳楼景区
1015年,湘阴人周式捧回了宋真宗亲书的“岳麓书院”牌匾,让无数学子对岳麓山魂牵梦绕。
宋元时期,岳州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家人们对美食有了更多研究,“无鱼不成宴”等成为了习俗。
同时,岳州城市繁荣,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商业城市。
南宋时期,钟相、杨幺起义军在洞庭湖建“水寨”。
到了元代,岳州路设立“榷茶提举司”,贡品君山茶等能更好地快递进京。
一个名村的传承
时光来到明代!
洪武年间,在“江西填湖广”的人口大迁移中,张谷英率族人迁居渭洞。
张谷英村的206个天井、62条巷道见证了亲情的韧性与绵长(今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而村口“耕读继世”的牌坊如同“家族群公告”:“好好种地,认真读书,别当咸鱼!”
张谷英古村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率军攻占岳州,一刀扎在明朝心窝上。
到了清代,岳阳楼已是湖南标志性历史建筑。
这时,吕洞宾信仰等道教文化逐渐融入岳阳楼文化中。
到了晚清,“湘军”名动天下。
为了家国,无数岳州子弟奔赴神州。比如,抬棺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等等。
1899年,岳州开埠,城陵矶设海关,成为湖南水路门户,开启了湖湘近代贸易转型。
5年后,湖南最早教会学校“盘湖书院”在岳阳创立,近代教育有了新篇章……
是啊!时代脉搏的每一次跳动,都能激起家国情!
岳阳教会学校
一个时代的开启
近代以来,岳阳历经风雨,也迎来新生。
1913年6月,岳州被改名为岳阳。
1928年7月,平江起义爆发。后来,从这走出52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1936年,粤汉铁路通车,岳阳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紧接着,“岳阳保卫战”的惨烈、“营田惨案”的悲痛,也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1949年7月,岳阳解放。
1983年,岳阳市升为地
级市,下辖岳阳县,原县级岳阳市改为北区、郊区。
那一年,岳阳地区辖湘阴(短暂划归长沙)、汨罗、平江、华容、临湘等县。
三年后,撤销岳阳地区,湘阴(从长沙划回)、汨罗、平江、华容、临湘划归岳阳市。
1996年,设立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
至此,岳阳今天的行政格局形成了。
2000年,岳阳洞庭湖大桥建成,天堑变通途。
2018年以来,岳阳大力推进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打造了江豚湾、大熊猫苑等生态文旅名片,体现了“守护一江碧水”的生态文明理念。
从车轱山家族共饮一罐稻粥,到现代家庭视频跨年;
从张谷英村的炊烟,到高铁站匆匆相拥的离别……
岳阳的万家灯火,始终映照着江湖的潮起潮落。
当你带孩子在汨罗江看龙舟,在岳阳楼上瞭望远方,在君山岛读柳毅传书,在张谷英村逛小巷时,你和孩子一定更能懂得爱国情、豪情、爱情和亲情。
当然,这里的故事从没结束,因为——
如此江湖,家家都得懂啊。
而你的家史,当然就是岳阳简史最美的续篇。
本文参考资料:《湖南通史》《湖南通鉴》《岳阳市志》《岳阳历史文化丛书》《中国有条汨罗江》等书籍,以及相关史料
部分图源:岳阳发布
/本期作者/
邓魏
今日女报副总经理、副总编辑
#《亲爱的 women》
《亲爱的 women》顾名思义,“亲爱的我们,亲爱的女人”。而“dear women” 也是主笔邓魏的拼音缩写“DW”。
至于栏目的内容,一方面聚焦家庭生活,一方面见证女性成长。
但愿,这个栏目不贩卖焦虑、不编织童话,只想与各位交流——
我们是家人
women 很动人
来源:今日女报/凤网
撰文:邓魏
插图:AI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