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赵周舟 通讯员 汪虹桥
五月初夏的风里,希望正抽芽成蓬勃的诗行。
5月16日,2025湖南-粤港澳大湾区经贸交流会(简称“港洽周”)圆满收官。四天时间里,长沙行程满满:参加5场专题活动,拜访14家企业,签约、推进、发掘一批项目,在产业合作、科技交流、资本对接等领域,擦亮“投资长沙”的名片。
积极找伙伴:长沙和大湾区的“互粉”现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大湾区开放的平台上,湖南、长沙再次向世界“表白”。
“香港是湖南境外第一大贸易伙伴、融资的第一选择地和湖南入境游第一大客源地。”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寄语,“希望湘港聚焦高质量科产融合创新,加强产业强强合作、优势互补,推动长沙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岳麓山和狮子山血脉相连。多年来,长沙作为毗邻粤港澳地区的省会城市,积极发挥‘一带一部’首位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步伐。”长沙市副市长郑平表示。
乘着2025“港洽周”举办的东风,长沙代表团密集作战,打出组合拳。
为长沙“代言”,市领导借助湖南-香港投融资对接洽谈会、港澳重点湘商(校友)座谈会、湖南省重点产业链合作交流会、湖南省音视频产业对接交流会、长株潭航空航天及北斗产业合作交流会等专题活动,不遗余力推介长沙。
为合作“搭桥”,招商“特种兵”们在港深两地,拜访了华润集团、玉湖集团、中建国际、香港新华集团、惠科股份、通道智能等知名企业,推进在谈项目,探索合作新赛道。
为乡情“筑巢”,香港星沙联谊会全新启航,长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乡情网络进一步织密,吸引湘商回归。
努力拉投资:资本为何青睐长沙?产业与环境给出答案
吸引投资是观察一座城市开放水平的窗口,也是反映城市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一直是长沙连接世界的桥梁。
港洽周期间,长沙收获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从重大项目签约到产业链深度合作,长沙的‘吸金’能力究竟从何而来?产业基础与营商环境给出了答案。
中建国际是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综合型建筑企业。2016年入湘以来,在长沙先后打造了多个省市重点项目,在湘投资500亿元。
“长沙经济发展稳健、先进制造业领先、营商环境完善,是中建国际投资布局的重点区域。”中建国际副总裁刘国兵表示,中建国际将依托大泽湖海归小镇项目、虞公港产业园项目、浏阳“一河两岸”项目等,进一步深化与长沙的合作。
东芝(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八木隆雄说,东芝选择与长沙宁乡经开区“牵手”的战略考量与湖南“高端制造”定位直接相关,未来会在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实现更多合作。
深圳兆兴博拓深耕电子智造领域,2021年9月便签约落户望城经开区。作为“回头客”,兆兴博拓将再次选择园区,建设华中总部基地。“客户在哪我们就在哪,长沙有极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兆兴博拓董事长薄松表示将扎根望城,争当华中地区电子制造领军企业。
深耕长沙,坚定投资布局的中外企业,这些签约项目只是“冰山一角”。
哪里有市场、哪里有机遇,资本就会流向哪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引进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435.4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七成;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9.2%,约占全省的40%。
资金的持续涌入,正是长沙经济稳定增长、前景向好的有力证明。
大胆闯新路:长沙与大湾区开拓合作新场景
除了产业合作,长沙与大湾区的‘化学反应’还体现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多元领域。
“25年前,我怀揣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来到香港;如今我愿回馈家乡。”湖南省政协委员、香港 JIG 家族办公室代表张英姿表示,将与星沙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合作,引进香港DSE项目,让湖湘学子直通香港的大学。“湖南是教育大省,香港教育资源全球领先,教育合作前景广阔。”
湘妹子李单仅用7年时间,带领高端湘菜品牌“湘舍壹号”走进了香港、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CBD,以一道清炖甲鱼站稳脚跟。她看好现代农业的前景,计划在家乡浏阳官渡镇建立上千亩的绿色有机食材基地,直供香港等大城市,让湘菜走向世界。
在湖南省音视频产业对接交流会上,一场 “磁力风暴”悄然上演。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珊珊走下推介台,立即被大湾区企业代表们要求加“好友”。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当今全球最活跃的投资领域之一。其中音视频产业全国市场容量已达2万亿。作为湖南音视频产业主要承载地,长沙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沙市商务局局长吴照舒介绍,长沙一直将音视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此次与深圳音视频重点企业、协会对接交流,希望促进双方携手“进军”合作新领域。
港洽周期间,长沙还发布了40个项目投融资需求项目,涵盖金融合作、片区开发、科技服务、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为长沙与大湾区合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利用香港‘高增值供应链服务中心’新定位,让香港成为湖南企业更高质量走向国际化的‘加油站’,以及‘国牌出海’的启航站。”“港洽周”活动港澳湘商(校友)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交银国际执行董事谭岳衡建议。
正如他所说,长沙正以更为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两地之间协同合作。长沙也在用行动告诉世界,投资长沙,就是投资未来!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