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开张家界:家教新风拂润万家庭院

2025-04-17 阅读数 3566

“如果有陌生人说‘你的鞋带开了’,应该怎么做?”

4月3日,张家界市妇联、市检察院将“法治护苗课堂”搬进金海小学。市妇联权益部部长粟云霞通过7个真实案例,以“情景剧场+即时互动”的方式,向千余名师生拆解性侵害防范要点。

微信图片_20250417132613.png

“哪些身体部位属于隐私?遇到危险如何快速求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与问答中学会辨别危险场景、守护身体边界,法治思维与自我保护意识在沉浸式教学中悄然扎根。这场“法治+家教”的深度融合,既是《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生动实践,也是让安全教育从“纸上条款”转化为可操作生存技能的演练。

微信图片_20250417132655.png

此外,张家界市妇联还打造了“一地一特色”的创新实践模式,以破解家教难题。

乡野讲堂:解码乡村“幸福密码”

4月9日,省重点民生实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走进永定区四都坪乡。

微信图片_20250417132705.png

家庭教育讲师向婕以《孩子的闪光点值得看见—浅谈家庭教育中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为主题开展讲座,通过大量鲜活案例,对积极心理暗示的三大作用、消极心理暗示的危害进行详细讲解。

宣讲过程中,家长们全神贯注的聆听,还不时拿出手机拍下关键内容。随后的互动环节,家长们纷纷分享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心得。

此次宣讲,提高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帮助他们掌握了更多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让好家风如种,播撒在乡村沃土;好人生似苗,扎根千万农家。

理念革新:凝聚家庭“心共识”

武陵源区天子山街道的“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讲座上,家庭教育讲师韩兴华对“分数焦虑”和“代际冲突”进行深度理论剖析,引导家长们系统思考“如何通过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孩子自信心”和“移风易俗与家风传承的关联”,向在座家长阐明“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底色,家庭氛围决定教育成效。”

微信图片_20250417132725.png

武陵源区各乡镇街道同步开展的普法宣传与移风易俗倡议,将理念更新与制度保障结合,构建起“认知升级—实践转化—长效护航”的完整链条。

旷野课堂:亲子共赴“成长之约”

慈利县的青山绿野间,“向阳花亲子风筝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200余组家庭在山水间奔跑欢笑,尽情享受甜蜜的亲子时刻。

孩子们在风筝上绘制向阳花、爱心树,写下“希望爸爸多陪我打球”的心愿;家长们在户外烧烤中见证孩子独立串食材、主动收拾餐具的成长瞬间。

微信图片_20250417132733.png

“平时总盯着作业正确率,今天才发现他能把烤肠摆得整整齐齐!”一位父亲的感慨,道破慈利县“体验式家教”的创新逻辑——政园联动将课堂延伸至自然,通过趣味游戏、劳动实践将“家庭健康年”要求转化为可触摸的亲子时光。

幼儿园老师化身“家教观察员”,在协作中穿插“如何通过失败教育培养抗挫力”“劳动中的亲子沟通技巧”等微指导,让家庭教育从“单向说教”转向“双向共学”。

沟通课堂:架起代际“连心桥”

在桑植县河口乡栗洞村,“学家庭教育,做智慧家长”主题活动让亲子关系迎来破冰时刻。

微信图片_20250417132748.png

“孩子的身心健康比成绩更重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彭春霞老师的话语直击“唯分数论”痛点,引发家长对“陪伴缺失”的反思。

一位母亲红着眼眶分享:“以前总用‘别人家孩子’打击他,今天才知道他需要的是一句‘你已经很努力了’。”

更令人动容的是学生的转变,曾因矛盾冷战的少年在课堂上主动说:“我以后会试着告诉爸妈‘我今天在学校不开心’。”

通过“家庭会议模拟”、“情绪日记”等实操方法,这场扎根乡村的课堂让“有效沟通”从理念变为行动——当家长学会用“我观察到…我感受到…”的句式表达,当孩子敢于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横在代际之间的坚冰正逐渐融化。

微信图片_20250417132740.png

从城市到乡村,从课堂到旷野,张家界市妇联以“一地一特色”的创新实践破解家教难题,市本级构建“法治安全网”,永定区激活“乡村家风库”,武陵源区深耕“理论共识圈”,慈利县打造“实践体验场”,桑植县搭建“沟通连心桥”,共同编织成覆盖全年龄段、全地域特征的家教服务网。

当法治教会孩子守护边界,家风滋养精神品格,陪伴传递温暖力量,沟通重塑亲子联结,教育便回归了“让每个生命向阳生长”的本质,当每个家庭都成为温暖的能量场,便是“向阳花”行动最动人的注脚。


来源:张家界市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编辑:陈雪炎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