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女性警惕!“315 ”曝光这些“她消费”乱象

2025-03-16 阅读数 5144

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35届“3·15”晚会曝光了一系列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尤其有关卫生用品的质量问题,引发关注和热议。

卫生巾、纸尿裤,这些与女性、老人、儿童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卫生用品,本应是守护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3·15”晚会的聚光灯下,我们看到的却是令人发指的真相:下脚料、加工垃圾被堂而皇之地制成卫生巾、纸尿裤;生产车间内,徒手操作、不经消毒,甚至用腐蚀性极强的“枪水”去污;致癌性的荧光增白剂,被随意添加到产品中……种种问题,与“卫生”二字毫不沾边。

涉及多家知名品牌!卫生巾、纸尿裤残次料被翻新再卖

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济宁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翻新售卖劣质婴儿纸尿裤、卫生巾,引发热议。

微信图片_20250316112305.png

按照行业规范,正规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厂家对生产线上淘汰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都要进行切碎处理,才能够流出企业。但山东济宁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却以260元到1400元一吨的价格,收购正规企业原本应该销毁的不合格产品,再挑出形状完整,且没有明显污渍和破损的“二等品”。

这样在工业垃圾中挑选后翻新的卫生巾,竟然能在市场上倒卖到七八千元一吨!

2025年年初,“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同时接到消费者的举报,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一家企业在销售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数量巨大。根据举报线索,记者来到梁山县黑虎庙镇,找到了这家企业——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

公司的负责人刘总告诉记者,虽然希希公司是名为“纸制品公司”,但他们企业并不生产纸制品。他们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废品回收,即专门从纸尿裤和卫生巾生产厂家购买生产线上不要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

微信图片_20250316112304.png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打成整包的垃圾,还有很多卫生巾、纸尿裤散落在地上,脏乱不堪。几百平方米的仓库一大半空间被这些生产垃圾占用,粗略计算,目测现场至少有上百吨货。

微信图片_202503161123045.png

在生产仓库里,记者没有看到任何与卫生消毒相关的设备,而真正的所谓加工工序,则是在仓库里的一张方桌上进行的。方桌上堆满了经过初步分拣、同样规格的二等品婴儿拉拉裤。由于这些拉拉裤是被压缩打包后运来的,工人将拉拉裤使劲在桌子上敲打,来恢复其蓬松状态,敲打后的拉拉裤被装进模具,塞进新的包装袋中进行封口。记者注意到,这批婴儿拉拉裤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知名母婴用品品牌嫚熙和中亿孕婴,但二次包装使用的包装袋上没有任何品牌厂址等信息。整个重新包装过程,工人都是徒手操作,根本不存在卫生消毒措施。

刘总告诉记者,这种在工业垃圾中再挑选翻新的卫生巾,他们竟然能在市场上倒手卖到七八千元一吨,其利润之高令人惊讶。

记者梳理发现,此事涉及品牌不乏很多知名品牌,主要包括麦酷酷、自由点、嫚熙、中亿孕婴、米菲、好之、苏菲、全棉时代等。

多款一次性内裤灭菌标系伪造

“出差旅行新选择”“EO灭菌、不用洗直接穿”“抑菌率高达99%”……一次性内裤,真的方便卫生吗?而“3·15”晚会记者在河南商丘了解到,当地有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并不卫生,根本就不会杀菌。

640 (3).jpg

记者以采购商的身份,联系上梦阳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记者通过昏暗狭窄的楼梯进入公司。厂区脏乱不堪,灰尘随处可见,垃圾随意堆放,凌乱的编织袋里装满即将销往市场的一次性内裤。轻薄透明的外包装散发出刺鼻的劣质塑料气味,打开包装袋,一次性内裤的气味更是难闻。

微信图片_20250316112343.png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都是在徒手制作一次性内裤,原材料也随意堆放,布料旁还堆着垃圾杂物,凌乱的编织袋里装满即将销往市场的一次性内裤。工人们还会用喷枪往内裤上喷一种特别的液体——“枪水”。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种强力速干去污剂,气味不好闻,也不能直接用手触摸。还有公司提供“代加工”服务,曾生产“初医生”一次性内衣、“贝姿妍”一次性内裤和“浪莎”一次性内裤,为了控制成本,部分产品不进行杀菌消毒。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家工厂一年大概会生产几百万条一次性内裤,销往美容院、澡堂,还有高档一点的洗浴中心。

微信图片_20250316112342.png

产品包装上标注的面料材质是“棉”,实际却使用的“涤”,在一些型号的一次性内裤上,企业直接写上“纯棉”,严重“货不对板”。产品重点宣传的所谓的“灭菌处理”,更是子虚乌有。

如此生产一次性内裤,是不是只有看到的这一家呢?

记者在商丘市虞城县接连走访了十多家生产厂家看到,车间随意散漫生产的现象不在少数,生产好的一次性内裤被随意堆放,工作台也是工人的餐桌。当问及一次性内裤的消毒环节时,这家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但凡材质是涤纶的一次性内裤,统统都不需要进行杀菌消毒。

在虞城县的博威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产品线丰富,一次性床品、浴巾等都在生产范围内。不过,核心业务还是一次性内裤的生产加工。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产品宣传中的消毒环节,生产成本太高,企业也基本没做过。

记者在虞城县走访了多个一次性内裤的加工厂,多位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加工厂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很多都没有进行杀菌消毒处理,这在县城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里,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卫生用品不能丢了“卫生”底线

央视3·15晚会播出后不久,已有网友涌入上述知名品牌短视频账号或直播间留言,“你们和刘总是一条利益链上的。”“无良商人!”“(你们)被3·15晚会点名了……”

昨日深夜,多家涉事品牌均回应被假冒,将追责。据苏菲品牌官方微博发文回应:315晚会中出现的苏菲照片,苏菲自2022年起不再使用该包装,此包装产品目前非我司生产,我司将全力配合监管部门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微信图片_202503161123041.png

全棉时代也回应:与所涉企业无任何合作关系,从未向其提供任何授权或供货,其行为已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我司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全棉时代所有官方正规渠道在售产品,符合国标相关标准才会上架销售。

微信图片_202503161123042.png

当晚,淘宝平台“好之旗舰店”客服表示,“关于报道中提到的非法回收和翻新行为,属于不法分子对正规企业残次品的非法操作,与好之本身的产品质量无关。”该客服表示,目前,该品牌所在的企业已采取法律手段追究相关责任方的违法行为,并成立专项调查小组进行全面彻查。

“米菲母婴旗舰店”客服则表示:“有不法黑心商家钻漏洞,利用我们米菲品牌纸尿裤的废品制作不合格的产品,我们严厉谴责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EMXEE嫚熙官方旗舰店”客服表示,一次性内裤的生产在无尘消毒车间完成,装入单独包装后再由机器智能封袋,再全部进入到EO环氧乙烷消毒车间进行至少8个小时以上的消毒。“自由点”发布声明称,自由点坚决打击非法回收、翻新、销售残次品以及制假售假违法行为,针对本次315提及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违法回收自由点残次料翻新售假行为,自由点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并将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被“3·15”晚会曝光后,济宁市已成立联合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依法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控制了企业负责人;商丘市也成立联合工作组,立即赶至现场,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

但是,问题卫生用品被曝光并不只在3·15期间。去年就有不少卫生巾品牌被曝出存在偷工减料、卫生状况存疑等问题,当时也曾引发过一波热议。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7月1日,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将正式实施。除了严禁使用废弃材料,新标准中还增加了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pH值等理化指标,从原料、生产到卫生指标等的要求全面升级。

这次“3·15”晚会曝光后,有关卫生用品的讨论热度持续不减,公众希望不良商家被曝光、被严惩,更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监管体系的升级,为消费者守住健康的底线,让卫生用品真正当得起“卫生”二字。


来源:综合自央视网、央视财经、澎湃新闻、江西新闻联播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