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数智公务员”倒逼提升“数字领导力”

2025-02-28 阅读数 22989

b156bb140b74dc1f5796f1b70f453a55_f2df40f849d8469c894102b1bb620460.jpg

文/江歆

凌晨三点的深圳市福田区政务服务大厅,70位特殊“员工”仍在不知疲倦地处理着文件。这些被称为“数智公务员”的AI系统,正在重塑我们对机关运行的认知。它们就像一把打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大门的钥匙——这把钥匙既需要精密的技术齿纹,更离不开掌握它的人类之手。

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政务服务的“毛细血管”。在福田区智能政务中枢,AI处理200页政策文件仅需3秒,企业注册表单的自动校对准确率高达99.99%。不同于机械时代的简单替代,这些“数智员工”更像是政务流程的智能再造师,构建的“智能流程工厂”让每个办事环节都变得透明可追溯。这种变革“以数字化倒逼行政流程再造”,展现着技术赋能制度创新的深层逻辑。

然而,当技术的光芒照进现实,那些无法被量化的治理温度显得愈发珍贵。如有的信访调解室,AI系统可以瞬间识别群众诉求中的30个关键词,却读不懂方言里哽咽的停顿;在老旧小区改造时,无人机生成的精准三维模型,终究抵不过干部挨家挨户倾听老人需求的脚步声。这种对比恰似杭州“城市大脑”的实践:AI虽然能通过水电数据预警独居老人异常,但推开家门送上的那碗热粥,永远需要带着体温的人的手掌。政务服务如同精密钟表,既需要齿轮严丝合缝的运转,也离不开指针划过表盘时的人性韵律。

面对这场变革,公务员队伍正在经历着静悄悄的能力迁徙。未来的能力框架中,干部们不仅要学会像指挥同事那样调度AI助手,更要培养从数据海洋中打捞治理信号的眼力。当街道办主任能通过算法预警发现隐藏在12345热线中的群体诉求,当政策研究员开始用机器学习模拟不同补贴方案的社会效应,一种新型的“数字领导力”就会生长。AI负责执行“怎么做”,人类掌控“为什么做”,这种双向校验给技术套上了人文的缰绳。

回望中华文明治理智慧,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与飞沙堰的配合,恰是古人处理人机关系的典范,通过巧妙的工程设计实现人水共生。如今,“数智员工”何尝不是当代治理体系的“数字鱼嘴”?它们分流了标准化事务的洪流,让人类专注于更需要创造力的领域,体现出这场技术变革的真正价值:不是机器取代人类,而是让人回归人的本质。

从结绳记事到量子计算,工具革新始终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演进。“数智员工”与人类公务员的协同场景,正勾勒出治理现代化的新图景。在这里,机器负责编织精准的程序之网,人类专注播撒温暖的治理之光;AI成为延伸政务能力的“机械骨骼”,而干部始终是把握方向的“智慧大脑”。这种共生关系,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谁替代谁”的伪命题,转而思考“如何实现科技创新速率与社会福祉提升的良性循环”,一个更有温度、更富智慧的治理新时代就将来临。

来源:红网

编辑:小清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

  • 文/汪敏星表面上,一些地方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在接待上级领导或其他考察团时,不在机场、车站、辖区边界等地大张旗鼓地组织迎送队伍,也不专门制作并悬挂标语横幅,看起来“风清气正”。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年来一些地方仍然为了所谓的 “面子工程”或
  •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当地为基层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情况时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他勉励基层干部在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上群策群力,不断干出
  • 在全球格局风云变幻、不确定性激增的当下,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盛大开启。这场年度盛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吸引全球目光,为亚洲在复杂局势中寻发展新径、探合作新机。当下世界,地缘政治冲突频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
  • 文/唐代远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没有终点,只有更高的新起点。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救助,从住房到基本养老,从能源到粮食安全,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民生大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既体现出对民生关切的精准回应,也勾勒出以高质量发展托举美好
  • 2025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粮食产量1.4万亿斤”预期目标,湖南则以3%的耕地贡献全国近10%的产量,续写“湖广熟,天下足”的当代传奇。洞庭春水漾碧波,湘江两岸秧雾腾,从安江农校的科研沃土到四水流域的金色粮仓,三湘大地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文/金美龄当前,全国各大城市为吸引大学生创业,频频出实招广纳英才。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向全国大学生发出热情邀约:“如果把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比喻为‘金种子’,湖南愿意成为孕育‘种
  • 文/王爽近年来,年龄歧视成为就业领域的突出问题,“35岁门槛”“30岁以下优先”等限制条件,横亘在求职者职业发展的道路之间。全国人大代表蒙媛两会发声:建议将禁止就业年龄歧视写入法律,破35岁门槛困局。这一建议对破除就业障碍、激活人力资源有积
  • 文/杨芳芳教育,国之大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不仅体现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回应了民生关切,如号角奏响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乐章。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
  •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万丽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于人”这一新词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提出,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直观来看,“投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