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城网评∣践行正确政绩观,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

2025-02-14 阅读数 26547

文/杨芳芳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这一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政绩观是为政之本,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尺。正确的政绩观不仅是党员干部立身为政的“定盘星”,更是践行使命价值的“坐标系”。从扎根脱贫一线的“时代楷模”黄诗燕,到在绝壁凿出生命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再到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草帽书记”杨善洲,皆以实际行动为正确政绩观写下了生动注脚,彰显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增强本领、担当作为。增强本领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新时代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党员干部当如逆水行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增强应对风险挑战的过硬本领。这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包括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只有具备过硬的本领,方能在工作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游刃有余地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担当作为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积极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中创政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树政绩,才能真正体现党员干部的价值。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保障。这要求我们必须在选人用人上树立鲜明导向,秉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那些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同时,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正确政绩观为引领,鼓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事劲头、扛起“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现更大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来源:今日郴州

编辑:小清

审核: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