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医生接连感染,其中1人死亡,仅30余岁!详情公布

2025-02-13 阅读数 6820

2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新闻公报称,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全面调查玛嘉烈医院一宗怀疑由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引致的感染群组个案。据悉,个案涉及3名患者均为该医院肿瘤科医生,其中一名30余岁患者于2月7日离世,其余两人病征轻微。

微信图片_20250213151409.png

初步调查显示,3名病人分别于2月4日、2月6日及2月10日出现症状,症状包括发烧、腹痛及腹泻。其中,一名患者于2月4日发病,2月6日入住玛嘉烈医院接受治疗,翌日离世。其余两人病征轻微。

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透露,其中一名患者的粪便样本对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呈阳性反应,但死者与另外一名患者的相关样本则呈现阴性。综合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中心现阶段初步认为此群组个案可能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调查仍在进行中,并会继续联同医院管理局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调查事件,追查潜在的感染源头。玛嘉烈医院方面已加强对院内员工肠胃症状的监察,并要求任何出现相关症状的员工即时报告,以便安排化验检查。院方亦已安排全面消毒肿瘤科办公室。

微信图片_20250213151413.png

香港玛嘉烈医院

一般而言,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多与进食或饮用受污染的食品或水有关,例如生或未经充分煮熟的肉类、受污染的蔬果或未经消毒的奶制品。同时,该细菌亦可藉由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昨天(11日),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向玛嘉烈医院肿瘤科离世医生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医管局会尽力向他们提供一切协助。

卢宠茂表示,该名急病逝世的年轻医生,立志悬壶济世,自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工作,服务香港市民,并刚获取肿瘤科专科医生资格。该医生在病发前一刻仍在病房照顾病患。

卢宠茂指出,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正就事件全力进行流行病学及环境调查,并尽快提交报告结果和向公众交代。

记者注意到,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公开表示,一名身体健康及未有长期病患的医护人员突然离世,案例“非常特别”。

其分析指出,“通常接触到该细菌2至5天左右,就开始有症状,该名医生由出现腹泻到离世时间非常之短,并非一般情况,极少成年患者因感染而死亡,因此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现阶段除用传统微生物学测试,亦用最新的高通量基因排序测试,希望找到其离世原因。”

12日,香港卫生署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关于该个案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调查仍在进行中,会继续联同医院管理局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调查事件,追查潜在的感染源头。


来源:今日女报/凤网综合自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深圳大件事(nandusz)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