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初开始,杭州知名主持人鲁瑾在微博上陆陆续续分享了送公公婆婆去养老院的点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或许
这是一个对两代人都好的决定
公公婆婆去养老院之前,和鲁瑾他们一起生活了22年。
公公已是97岁高龄,鲁瑾的先生也已68岁。哪怕老人家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去医院的时间在增加,尤其遇到半夜送医的情况。对于已然不那么年轻的小一辈,光体力方面就是一大考验。
送老人家去养老院,家庭经过认真讨论,整个过程持续了几个月。纵然期间会有纠结,但这是一个对两代人都好的决定。
对父母来说,养老院有专业的护理,充分的适老化环境,方便的医疗,以及有各种活动和交流。于儿女而言,不再需要时刻紧张家里老人,在外面吃顿饭也可以稍微从容一些了。
起初的时候,老人家很不愿意,带着些许情绪,有时候会闹小脾气。作为子女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消解他们的这份不安。“我们能做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不是要把他们推出去,只是养老院可以承担一部分工作。”鲁瑾说。
二老从抗拒到慢慢接受
入住养老院半个月后,二老对新环境,已经不再那么抗拒。
日常对老人的护理和病情监控是一件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并且需要照顾者非常细致。有专人看护后,护理人员会按医嘱时间发药,并看着老人家吃下去。
除了基本照护方面有专业上的优势,还有一些新的收获。二老开始在养老院打牌,老爷子因为健康,还成了养老院领操员。
当然也会有不适。在家里,二老各有一个房间,在养老院一起住在28平方的房间里,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生活质量下降”。不过大抵来说,磨合中,一切在慢慢变好。
网友声音
有人认可有人反对
新闻上了热搜后,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可鲁瑾做法,觉得这是“颐养”。也有反对的声音,觉得和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存在些许冲突。更多人认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
大漠鱼:我总觉得,把老人送去养老院,总是一件残忍的事。不说别的,单就亲情而言,无异于慢慢割裂。
漂泊自由的阿杰:所以,养儿防老多不现实。很多时候,是无奈、是力不从心、是现实的困境…..
好汤慢慢炖:很多事情超出我们能力范围。老妈最近一次出院后,送到小区养老院过渡了两个月,有些触动更多是无奈。在养老院,为了老人的安全,会牺牲一些隐私,失能老人更是如此,有些老人可能会感到心理伤害。有位老人一直在想方设法逃跑,因为想回家。有位90多的奶奶,女儿70,实在无力照顾……关关难过关关过。
Zoe一片云 :陪妈妈照顾过,姥姥90岁姥爷88岁,直至两人在家里去世。我妈将近70岁,是真的一个人扛不动,很多事情做不了,需要年轻力壮的劳力来辅助才能照顾的好。所以高龄老人,真的送好的养老院是好的选择。曾经姥姥不小心摔滑倒地上,我一个人根本无法将其拉上床上去,真的是无能为力。
冬笋肉馄饨:除了有能力请保姆的家庭,大部分人没有能力在退休后独自照顾2个高龄老人。独生子女夫妻在退休后,要两个人照顾4个高龄老人,自己也是老人了。
秋沐浅浅笑而不语:我和老公都才50+,我们都已经看好了家附近的养老公寓,环境服务都非常好,和中医院建在一起的。现在每周去读老年大学课程,就在老年公寓的活动区里。早就做好了不拖累子女的准备。
我爱看泰剧:不要一提起养老院就全盘否定,我们单位好几个老人相约住在同一个老年公寓,条件不错的,环境服务都不错的,比请人在家照顾更放心。
vic_love:要有社区养老院就好了,就在社区里,年老的子女白天也能去看看,陪陪,加监督。毕竟这个年龄也退休了,时间是有的,只是体力跟不上。
氧气美男123:假如养老事业得到更多的扶持,养老机构更加专业,服务人员更有爱心、耐心和专心,那么养老机构应该是今后大部分人最后的归宿。
来源:新闻晨报、潮新闻、网友评论
编辑:罗雅洁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