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志愿者为“明眼人”圆梦,在黑暗中给他人带去一片光明

2019-10-18 阅读数 35449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供图:受访者

10月15日是第36届国际盲人节,不少爱心志愿者针对盲人朋友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让他们在黑暗中感受到温暖与光明。而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湖南,有一些盲人朋友,却在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着视力健康的人,这当中有哪些感人故事?

微信图片_20191018092440.png

特殊情况时,刘江平(右二)帮残疾朋友抬轮椅。

 50岁后,这个盲人帮残疾人“圆梦”
  “唱一下,唱一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12日上午,一阵叫喊声和音乐声从长沙市开福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传出。当天,一场为残疾人服务的声乐教学正在开展,台下的学员有些是盲人,有些人坐着轮椅;台上的老师,也是带着墨镜的盲人。而在教室外“看”着这一切、正乐呵呵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的刘江平也是一名盲人。
  59岁的刘江平正是这场活动的组织者。他是长沙市光爱之家助残服务中心主任。“50岁之前为自己而活,50岁之后为众人的快乐而活,该为社会做点什么了。”刘江平如是规划着自己的人生。
  15岁那年一次打篮球时的意外,造成刘江平的视网膜脱离,并最终让他在22岁时彻底告别了光明。随后,刘江平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他摆过小摊,做过服装生意,后来又开电子游戏室、餐巾纸厂、校园副食品店、酒楼、录像厅、液化气站等等。“我做生意还可以。”他笑呵呵地说。
  在2011年以前,刘江平的生活中基本没有残疾人朋友,只是在网络上跟几个残疾人朋友聊过天。后来一天,有网友告诉他,有一个叫做“光爱之家”的残疾人自发草根组织需要一个负责人打理,人们想到了刘江平。在参加完“光爱之家”在长沙市宁乡举办的一场活动后,刘江平决定接手这个公益组织,“他们的阳光和积极向上,给了我勇气和信心。”
  “我们这个声乐培训班是免费的,每周一次,已经坚持了很多年了。参加者除了盲人朋友,还有很多肢体残疾人来参加。”刘江平介绍。
  搞活动不能千篇一律。 2012年,刘江平策划了一个叫做生日会的活动,每季度一次。活动最初只有25个志愿者和残疾人朋友参加,到后来有上千人的规模了。
  2013年,刘江平又开展了“圆梦”行动,在全国助残日这天,收集残疾人朋友的心愿,组织志愿者和爱心企业或个人帮助他们“圆梦”。
  “我们规定了不要现金,产品金额不能超过300元。”刘江平说,一台小冰箱、一台风扇、一只口琴、一台收录机等,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残疾人心愿,在得到满足后,极大地鼓舞了残疾人的信心。
  “我们还组织了‘黑暗中的音乐会’。请视力健康的人来感受盲人朋友的演唱会,很多人来体验,效果非常好。”刘江平说。
  在这些活动中,残障人士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者和志愿者。他们走出封闭的个人圈子,融入社会生活,排节目、唱歌、写文案等,各司其职,找到了存在感和价值感。
  2015年,“光爱之家”获评全国志愿助残阳光基地。

由义工转向“社工+义工”助残模式
  2012年,由刘江平主导的“光爱之家”入驻长沙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2013年注册成立助残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社工+义工”的助残模式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能力建设、心理疏导、上门探望等服务。
  “来自社会的关爱让很多残疾朋友开心地笑了,而专业社工的长期关爱常常让他们感动到哭。”刘江平说,从义工到社工,最根本的转变是服务方法的专业性。“志愿者可能是有时间了就来做一场公益,没时间就不来。”刘江平告诉记者,他曾听养老院的院长说,有老人在志愿者来时请院长别安排他去接受服务,因为曾经一天洗了好多次脚,“志愿者的行动通常以志愿者为主,而不是以受助者为主。”
  而让刘江平觉得此事刻不容缓的是因为一个残疾人的离世。2011年12月底,他去看望一个瘫痪在床9年的30多岁女子。因为她一直下不了床,导致体重日益增长,其80岁左右的父母已经无法帮她翻身。刘江平当时就觉得,对于这样的残疾人偶尔的一次关怀是不够的,需要常态化。“我正在想办法联系残联帮她,但到第二年1月2日,她便过世了。”
  很快,刘江平就去中山大学接受了社工培训,并拿到了社工证。
  随后,刘江平接到了民政部“大爱之行”孤老重残疾人关怀项目,开始为他们提供专业的长期服务。“为他们提供生活技能、心理疏导、家政服务等服务。”
  近年来,“光爱之家”已经先后在长沙市芙蓉区、雨花区等地为近700个困难残疾人家庭提供长期服务。
  而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服务,刘江平又成立了望城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先后为30个智力障碍残疾人及家庭提供了机构托养和居家托养服务。
  “我们还额外组织了盲人按摩队,为这些困难人群针对性提供定期免费按摩服务。”刘江平介绍。

精神上的关爱和尊重更重要
  在关怀孤老重残疾人中,刘江平尤其重视心理疏导。
  曾经有一名女大学生因为患了颈椎中枢神经纤维瘤而瘫痪在床。看护她的姨妈也拒绝义工上门。刘江平打电话去联系时,同样被拒绝。于是,他在饭点时去串门,见到了这个姨妈,“我来跟你聊一聊,如果聊完后你还不需要,那就算了。”就这样,刘江平以倾听者的姿态听到了女孩和姨妈背后的感人故事。原来,女孩与姨妈并非亲戚关系。女孩妈妈已经离婚,与姨妈是同事,女孩11岁时,妈妈离世,姨妈就把她接到家中照顾她。在她生病后,姨妈继续照看她,幸亏姨妈的两个儿子儿媳都支持她。而女孩本想着自己大学毕业后,就可以报答姨妈了,谁知她却染了重病,还增加了姨妈的负担,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累赘。
  了解情况后,刘江平带着义工来代替姨妈做家务,并让姨妈坐在女孩面前休息,让她感觉到我们可以帮到姨妈。同时,刘江平也常去跟她聊天,还带领中医专业的志愿者,组成一对一的服务小组,每周末上门探望她,让她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那年的6月24日,是女孩的29岁生日,刘江平带领10多个残疾人朋友给她过生日,为她唱歌,“她想听什么歌,就唱什么歌给她听。”7月14日,刘江平接到姨妈电话赶去女孩家里。“她说,她能感受到痛苦,觉得自己无用,曾经想死却死不了,现在想回报社会也无钱无力。于是,她决定在死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刘江平回忆。
  如今,跟随刘江平和“光爱之家”一起做公益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尤其是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位于长沙的高校志愿者越来越多。而让他欣慰的是,儿子刘洋也加入了他的义工队伍,和他一起为残疾人洒出光和爱。

微信图片_201910180924401.png

刘江平(右二)探望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

延伸阅读
  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活跃着不少盲人志愿者在默默为社会付出。
  杨德才:“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身为一级盲人,杨德才不仅为自己点燃生活希望,还为别人带去了光明。20年来,他先后创办了6个公益机构,免费培训和帮助残弱人士上岗就业,为社区老、弱、残等低保困难人士提供免费保健,捐献财物价值达130多万元。
  他先后被中央、省、市评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雷锋式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还被评为“2016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大新闻人物”。
  杨飞:为贫困家庭患者免费按摩
  刚刚过去的重阳节,在溆浦县志愿者关爱祖师殿敬老院老人们的活动中,盲人杨飞为老人免费按摩的身影尤其醒目。20岁的杨飞4年前还是一个放牛娃,后来在溆浦县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自立自强,学会了盲人按摩,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有了能力后,杨飞一直在联系溆浦县志愿者协会,希望能做点什么回报社会。除了在“99公益日”自己捐款和发动朋友捐款,他还承诺,以后会愿意为有脑梗、面瘫等贫困家庭的患者免费按摩。

  凤网公益 湖南 盲人 实力 今日女报/凤网 唐天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