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袁隆平和张超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这些获奖者也和湖南有关!

2019-09-29 阅读数 27850

来源: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日报、央广网、湖南日报、红网、团结报、河北共产党员网、观潮的螃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在雄壮激昂的《向祖国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习近平向国家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

其中,袁隆平院士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勋章。《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草案,于2015年8月24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十六次会议审议:草案规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国家最高荣誉,由国家主席向获得者授予。2016年1月1日正式设立。这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以来第一次集中颁授。

喜讯从千里之外的北京“飞回”湖南,三湘大地一片欢呼雀跃,无不为袁隆平院士感到骄傲和自豪。而对于一些常年与袁隆平院士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接触的人、乃至一些熟悉袁隆平院士故事的人都发自心底地为袁老点赞、祝福。

“当然是高兴,激动啊!”黄岐博士是袁隆平院士的助理,朝夕相伴多年也见证了袁隆平院士的多个高光时刻,但这次获得的荣誉让他仍然有些激动。昨天一大早黄岐就去袁隆平院士的家中,将其护送至高铁站。

8bca60c643c1ebb423ef92e76415987f@100Q_680w

▲9月28日,方志辉在高铁站与袁隆平院士告别(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5dd52f5a6e8d0bb72ba39271ec707a3@100Q_680w

▲9月28日,黄岐博士从袁隆平院士家中扶着袁隆平院士出门,准备前往高铁站

321a9e2a7b98c48bec5362b7fbcfd94d@100Q_680w

▲9月29日上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乘车抵达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

b7721a767f6eb177841e7299b6bcbe57@100Q_680w

▲9月2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京西宾馆上车

与黄岐一样,湖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党支部书记方志辉也是昨天一大早就到了袁老家中,作为袁隆平院士最亲近的弟子之一,“这种历史性时刻必须要见证。”“我把袁老师送上高铁才回来,真的为他感到骄傲,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老爷子身体健康。”

湖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水稻植保专家李有志至今仍记得,去年在隆回的一块实验田边,89岁的袁老师还亲自站在田埂上俯下身子查看水稻的长势。当时所有人都很担心,毕竟老人家那么大年纪了,袁老师这种对科学严谨、为国家粮食安全奉献终生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也值得大家学习。“袁老能获得这样高的荣誉,实至名归。”

另外,从湖南岳阳走出去的飞行员张超烈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eead34667d8e8b2266b9718a675aaae4@100Q_680w

▲张超烈士

f35af069eabd6768e818dc53dc6ee61c@100Q_680w

▲张超家人在收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

“张超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岳阳楼区三眼桥街道办事处书记周上清告诉记者,“张超是在我们这里长大的,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倍感骄傲,也倍感欣慰。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是张超身上最鲜明的精神特质,尽管,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高尚的情操,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周上清还说,现在张超父母仍旧住在辖区内的桃花山社区,他们一定会落实好各项政策,照顾好两位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英雄的母校——岳阳市第七中学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缅怀英雄”主题活动,其中学校师生自主编排演绎的“音诗画”《逐梦海天》剧目在多地上演,该剧通过音乐、诗词以及沙画等表现手法,深情回顾张超生前的英雄事迹,表达出对英雄深厚真切的怀念之情。该校党总支书记吴敏华说,“当学生们知晓张超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后,大家都为这位伟大的学长感到骄傲和自豪。”他相信,张超的英雄事迹,将会深刻地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让他们志存高远,以实际行动弘扬英雄的爱国之情,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张超的母校——岳阳市第七中学

今天,共有42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1487aa6a2771ea9e80a455ac6861b9f0@100Q_680w

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

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古巴)、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女,泰国)、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坦桑尼亚)、加林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库利科娃(女,俄罗斯)、让-皮埃尔·拉法兰(法国)、伊莎白·柯鲁克(女,加拿大)“友谊勋章”。

授予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满族)、顾方舟、程开甲“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于漪(女)、卫兴华、高铭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王蒙、秦怡(女)、郭兰英(女)“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艾热提·马木提(维吾尔族)、申亮亮、麦贤得、张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王文教、王有德(回族)、王启民、王继才、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朱彦夫、李保国、都贵玛(女,蒙古族)、高德荣(独龙族)“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热地(藏族)“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董建华“‘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李道豫“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授予樊锦诗(女)“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除了袁隆平和张超,还有三名获奖者也和湖南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们之中,有人曾在湖南浴血奋战,有人曾在湖南孜孜求学,有人为湖南作出了特殊贡献。他们分别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屠呦呦,“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保国。

李延年

eef3a56ab677d464d7cfa004fd86b18a@100Q_680w

李延年出生于1928年11月,是河北昌黎县人,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自1945年参加革命起,李延年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是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

河北共产党员网的资料显示,1950年3月,22岁的李延年任47军140师418团7连指导员,和战友们驻扎在湖南省会同县。当时,会同县土匪十分猖獗,仅“南三县支队”就有1000多土匪。

4月,部队得到消息,土匪要围攻驻连山的解放军部队。李延年以高度的军事敏感性在第一时间要求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及时向营部汇报情况,正当营部研究对策时,得到消息,当天拂晓,1000多名土匪开始围攻驻连山的部队,战士们依托工事,打退了土匪的多次进攻,但土匪仍无退意,双方对峙已经一天一夜,希望部队尽快增援。团领导决定调4个连队增援连山,李延年带着驻会同县城的一个排随增援部队赶到连山,包围了土匪,土匪感觉到是解放军的大部队来了,吓得四处逃命。

这次战斗共消灭土匪200多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抓获了“南三县支队”参谋长等几十名俘虏。7连仅有1名战士负伤,自卫队牺牲1人。凭借李延年的正确分析和决策,7连通过这场战斗一下打出了威名,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彰。

不久后,他所在的7连调到通道县继续担任剿匪任务,每乡驻一个排,配合地方政府,发动群众,清匪反霸。剿匪部队利用政治上瓦解、军事上打击等手段,基本肃清了通道县的土匪,缴获1000多件武器、大量的鸦片和银元等,上千名的土匪主动投降,悔过自新。

屠呦呦

fde6bf5344cca11b62a82ae2dc216500@100Q_680w

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而鲜为人知的是,屠呦呦与湖南渊源颇深。《湖南日报》报道显示,2000年前后,时任吉首制药厂厂长高纪辉从屠呦呦那里将青蒿引进到湖南,并多次去北京拜访了屠呦呦,获得了屠呦呦的技术支持。还曾邀请屠呦呦来湖南参观青蒿种植基地和青蒿素生产厂,使湖南成为了全国第二个青蒿素的生产场地。

武陵山片区一带四季分明,雨水较多,适合青蒿的生长,野生青蒿也较多。但野生青蒿的青蒿素含量较低,加上分散生长,农民常常把没有成熟的青蒿也收割了回来,青蒿素的有效含量仅有千分之四左右。

2000年前后,高纪辉通过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几位专家认识了屠呦呦,并将青蒿引进到湘西。经过来回多次沟通,吉首制药厂花两万元获得了屠呦呦的技术支持,根据屠呦呦提供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开始提取青蒿素。

随后,屠呦呦专程来湘西考察。高纪辉回忆,屠呦呦去了农民的青蒿种植基地,还在吉首制药厂参观,提出了技术改造的意见。此后,高纪辉每年都要向屠呦呦寄送样本。

高纪辉说,在屠呦呦的技术指导下,吉首制药厂提取出了青蒿素,一公斤的青蒿素售价2000元左右,送往昆明制药厂和桂林制药厂。刚开始每年只能生产一两吨,后来年产可达到5至6吨。

“由此,湖南成为了继重庆之后的第二个青蒿素生产省份。非常感谢屠教授给贫困地区的农民带来致富良方。”高纪辉说。

最早开始人工种植的湘西农民叫李长喜,他也曾拜访了屠呦呦。《团结报》记录了一些细节。2006年11月26日下午,在北京东直门,李长喜和高纪辉见到了屠呦呦。李长喜告诉屠呦呦:“我们今年种植青蒿丰收了,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有10多户呢。”

“这个好啊,我研究了这么多年,想不到这个草不仅能治病,还能帮老百姓赚钱呢。” 屠呦呦高兴地说。

他们跟屠呦呦交流了在青蒿种植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高纪辉告诉屠呦呦,有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湖南武陵山区的土质最适合种植青蒿,不仅产量高,含量也高。一般都达到了0.8%以上,好的还达到了1%。经过几年的种植,现在已经培育了3种青蒿,有白色的、紫色的和青紫色的,其中白色的产量高。

屠呦呦拿起眼镜、笔和笔记本,认真地开始记录起来。一边记录,她还一边仔细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种从青蒿素中提炼出来的新药。

李保国

12.webp.jpg

李保国是河北武邑人,生前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他始终奋战在科技兴农、脱贫攻坚和教书育人第一线,先后取得研究成果2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培育了16个山区开发治理先进典型,带动10万山区农民增收58.5亿元。参与开发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两聚”理论,使邢台前南峪森林覆盖率达到90.7%,植被覆盖率达到94.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李保国的母校。央广网报道显示,2001年,已在河北农业大学任教20年并成功晋升为教授的李保国,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中南林科大森林培育学科经济林专业方向的博士生,师从我国第一个经济林专业博士谭晓风教授,在湖南长沙度过了3年半的求学时光。

李保国对于这次学习机会格外珍惜。虽身兼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的工作,时年43岁的他,作为学生从未缺过一节课。每次放假,同学们都赶着回去,他却留下来做实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非常难做,耗时费力,很多博士生都不愿亲自动手去做,而李保国却坚持泡在实验室里亲手完成。在求学的路上,他是最勤奋专注的学生。”谭晓风说。

经过3年半的潜心研究,李保国完成了博士论文《红富士苹果优质无害栽培理论、配套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在2005年1月顺利获得了森林培育学博士学位。这项研究成果,在太行山区大面积推广,为山区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博士毕业后,李保国还经常与中南林科大经济林学科的师生联系和交流。2010年,李保国成为母校主办的《经济林研究》期刊的编委,审阅论文、撰写发表论文、为进一步办好杂志出谋划策……每一件事情,他都倾尽全力。

李保国几乎每年都会回到湖南参加经济林学术年会和其他学术活动,并作学术报告,湖南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踏实肯干、勤勉调研的足迹。他还作为副主编,参与了导师主编的多本专著的编写。

李保国去世后,湖南围绕学习宣传李保国精神召开的第一场座谈会就在他的母校中南林科大举行。座谈会上,李保国的博士生导师和同学们深情地回忆了与李保国交往的点点滴滴,高度评价了他对我国经济林事业、特别是对太行山区做出的突出贡献。“我至今都不敢相信保国已经去世,他比我小一岁多,在经济林栽培方面,我认为他是全国做得非常好的!”谭晓风谈起自己的得意门生,叹息不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