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常德旅游节活动项目——城头山旅游景区

2016-09-26 阅读数 198031

“亲亲常德﹒浪漫之旅”2016常德旅游节 常德 城头山

城头山

城头山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括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头山古城遗址遗址博物馆、城头山农业大观园和城头山风情小镇四个部分,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5A级国家旅游景区,打造世界级文化遗址旅游目的地。

(一)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头山遗址而修建。是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同时承担遗址保护、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闲三大功能。以此为基础,将打造融人文、自然为一体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是城头山旅游景区的核心板块。全园占地面积662亩,总投资6.5亿元。公园布局设计为以城头山遗址为轴心向南、向西延伸两条入园道路。

在城头山的一本专著的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人类文明,从第一件劳动工具产生开始,以后几百万年一直在旧石器时代徘徊,直至始于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各种文明现象就像积蓄了过多的力量,而爆炸性的迸发出来。这些文明现象的生长,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城的产生。在华夏大地,这样的标志首先诞生在武陵山脉、洞庭湖滨的澧水河畔-那就是城头山城的出现。这里所说的“质变”,是指人类社会从出现一般的文化、文明现象迈向文明时代的一个转折。为什么说城具备了这样重大的作用呢?美国人类社会学家菲利浦·巴格比说:“城的修建与居住是人类文明最本质的特征。”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6000年前,当城头山古城出现之后,整个华夏民族才真正看到了文明时代到来的第一线曙光。

 

“亲亲常德﹒浪漫之旅”2016常德旅游节 常德 城头山

城头山

城头山古城遗址

城头山这座神秘的古城,位于湖南省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在澧县车溪乡城头山村境内,占地18.7公顷,是国际知名的“中国第一城”(早于距今6000年)。城头山遗址1979年被发现,1991年至2001年,连续进行了11次考古发掘,其中,1998年-2001年属于中日联合考古,后来,2011-2014年间,又进行了多次抢救性补充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近9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000余件。遗址区内有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6500年前)、保存最完好的水稻田,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城头山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与素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古文明相比,毫不逊色,而且时间更早。城头山的考古发掘成果,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通道,写进了大、中学的历史教科书。1992年和1997年,该遗址先后两次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入选“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5年11月,《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小型张在全国公开发行。同年,被国家列入“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

环护城河绿化带

从城的外围对我们心中久仰的这座神秘的古城进行一次外部轮廓的扫描,初步领略它的气势与规模。

水,构筑了澧阳平原的生命线,低平的河流阶地,既是史前人们理想的生活空间,又是种植水稻的方便之地。我们面前静静流淌的河流,实际是护城河连接外围的水系,这条水系接通澧水,只是现代排渠的修建,阻断了这条古老的河流。数千年前,这条澧水支流之一的澹水流经此处,成为居住在高岗上的城头山人生活取水之地和天然的防御屏障。不仅如此,当时的城头山人还乘坐船或者木筏,通过这些出口,直达澧水,泛舟洞庭,抵长江,远赴东海。

神秘的高岗边上,高高耸立的墙垣,呈圆弧状由近及远,那就是城头山人,在几千年前修筑的城墙。城墙脚下的水面,就是环绕这座古城的护城河,现存的护城河已经有足够的规模,尤其是在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没有出现,先民们用石质工具挖土夯城,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宽深的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合围形成的具有双重防御功能的城。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城防工程!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历经沧桑,这古老的城墙和护城河仍然保存完好。

岁月悠悠,文明绵延,澧阳平原静谧的大地,曾经是历史纷繁的舞台。一座被久远岁月掩埋的史前古城,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与研究,正一点一点呈现于今天人们的眼前……

那么,这座千年城池,究竟积淀了多少文明的果实,又掩埋了多少鲜活的历史?我们即将走进这座古城,您将从中感受史前城池的厚重与神秘,感悟史前文明的智慧之光!如果你与城头山的先民们心有灵犀,或许你就能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能听到他们的放歌与呐喊;能与他们敲定一个穿越6000多年时空的约会。

 

“亲亲常德﹒浪漫之旅”2016常德旅游节 常德 城头山


城墙遗迹剖面展示馆

自1991年以来,城头山遗址西南部城墙经过前后5年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上宽20米、下宽37米、高4.8米的完整城墙体剖面,由此,城头山城池的构筑形态、修建手法、发展历程等,从这一剖面上清晰无疑地展露出来。

6300年前的大溪文化一期,城头山城垣傲然出世,经连绵不断2000年的辉煌岁月,衰落于45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末期。古城存续期间,先民挖壕环水,筑土为墙,经过四次大规模的修筑,累次叠加增高,城墙由内向外延伸并不断扩大,高大的城墙和宽深的护城河构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防御屏障,人类史上由简单聚落向构成相对复杂的城池系统演进,在这里得到完整的体现。

稻田祭坛遗迹展示馆

苍凉的孤城废墟下,埋葬着无数让人震惊的史前人类生产、生活遗迹,你每向前跨越一步,澧阳平原6000多年前的躬耕先民、祈告神灵的神秘场景,就离你越来越近。在的1656平方米土地上,远古的水稻田、早期的城池、大型的祭坛,无不充满着收获、喜悦、艰辛与神秘。揭开城头山的历史年轮,既有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助、有争夺资源的杀伐,更有先民努力开拓的坚实脚步和文明之光的熠熠闪耀……

在这里,在6000多年前所发生的故事,与水、水稻、水田、祭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驻足期间,将走进这个故事,走进澧阳平原远古时代的辉煌,走进城头山先民物质与精神的世界。

居住遗迹

居住遗迹位于城西偏南。有两座房屋,均属屈家岭文化早期。一座是套房,前为厅堂,后为一排四灶的厨房。另一座为中间走廊的排房,共十多间,表明已有分室而居的现象。还有一大型殿堂式建筑,可能是祖庙。有由西向东贯穿整个古城的大路,有排水设施,表明城内已有一定规划。这里是城头山的先民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和最高规格的房屋建筑分布区。

制陶遗迹

制陶遗迹位于城中部。陶窰多属大溪文化早、中期,已发掘7座。有的专门烧红烧土块作为建筑材料,有的专家认为这是砖的前身,有的专门烧一种腰鼓形支座。与陶窰组合在一起的有料坑、贮水坑、工棚等。制陶作坊区规模之大,设施之全,保存之完整,在史前考古中实属罕见。

墓葬遗迹

墓葬遗迹位于城内西北部。较上层为屈家岭文化晚期的瓮棺葬,夹有少量土坑墓.往下,以土坑墓为主,但又夹杂少量瓮棺葬。墓葬层层叠叠,达六、七层之多,分布密集程度甚是罕见。共清理出大溪文化晚期和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土坑墓和瓮棺葬553座,出土文物5000多件。各墓葬中随葬物多寡不一,质地不同,有的随葬器物达130余件,已反映出明显的等级形式。

(二)城头山古城遗址博物馆

城头山古城遗址博物馆,将展示以整个澧阳平原长达几十万年的史前人类遗存为基本背景,以城头山遗址为“龙头”的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所代表的中国南方璀璨的古文明。

博物馆内设艺术大厅、基本文物陈列馆、临时展览馆、多媒体演示厅等。它造型自然洗练,材质古朴,一气呵成。最原始的夯土感觉的墙面表达出博物馆独特的内涵品质,象征雨水冲刷形成的沟壑纹理,禁不住让人遐想6000年古城的沧桑遗韵。入口处三个层次的墙面设计,表达的是城头山古城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墙风貌,主体上的米粒拓印,反映出城头山遗址内世界最早稻田的地位。透过这满目稻田与棉花地中,微微升起的这座与其说是建筑,不如说是“城”的泥土色的房子。

(三)城头山农业大观园

城头山农业大观园是以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以稻作文化为主线,集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示范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为一体打造的农业观光园,规划面积5000余亩。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及土地流转。

城头山旅游景区是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的文化旅游项目。景区以古城文化、稻作文化、祭祀文化为灵魂,将遗址景观和周边生态环境、建筑景观等要素结合起来,按照旅游“六要素”的要求,配套一系列体验产品、休闲项目、生态景观,形成完整的游憩体系。

下一阶段,城头山将以遗址公园为核心,以保护和诠释稻作农耕文明为主要特色,打造面积达5000亩的5A级文化旅游景区,形成一个以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示范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大观园。根据澧县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规划部署,湖南城头山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主导对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周边规划区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再引进投资者,开展第二期以绿色稻田、彩色稻田为整个景区的生态基底,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园、传统农耕体验园、稻田酒等八大版块。

在本届旅游节上,“梦回城头山”的情景剧演出活动将带嘉宾领略城头山稻作文化的渊源历史,参观护城河及遗址公园,感受现代农业大观光园和传统农耕体验园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