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篇凉快穿衣指南,让你和“汗流浃背”说再见!

2017-07-26 阅读数 48078

凉快穿衣指南 夏天怎么穿衣更凉快

图片来源于全景网

烈日炎炎,有时恨不得穿得越少越好,然而穿得少免不了被晒得红彤彤,有时还觉得更热了。怎样才能兼得凉爽与健康?一起来看看这份夏天“凉快穿衣指南”,这样穿衣等于把空调带在身上。

夏天这样穿衣服更凉快

1、穿得少未必凉快

夏天穿得少是为了散热,但有时如果穿得太少反而不凉快。在气温接近或超过37℃时,皮肤不但散热功能减弱,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穿得太少,还很容易被紫外线灼伤,甚至患上皮肤炎症,因此越是到了暑热难熬之时,越不能只穿背心、短裤或打赤膊。在室内可以穿汗衫短裤,有利于散热,但到了室外,气温往往高于体温,可穿一些浅色的薄长衣、长裤,来阻隔日光的暴晒,以利于防暑。此外,在背心外搭一件棉麻的短衫,也是不错的办法。

2、吸湿材质更凉爽

夏季天气炎热,外衣基本都要贴身穿着,因此衣物材质要耐磨、轻薄,透气散热性也要好,对皮肤还无刺激性。此外,材质的吸湿性对衣物的凉爽程度有很大影响。吸湿性好的衣服可以及时吸干人体的汗液,并通过汗液蒸发的过程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所以,最好选用吸湿性良好的棉、麻、丝等天然植物纤维加工而成的衣服;有些雪纺料子,看起来薄薄的,但其实是化纤制成的,透气吸湿性差,穿着反倒会闷热。

3、白色防晒又凉爽

从防晒角度来说,浅黄色防晒效果最差,其棉织品防晒指数只有7,深红色和藏青色是最理想的防晒色,但深颜色容易吸热,从以上两个角度衡量,白色棉织品防晒指数达33~57,又不易吸热,所以最适合夏天穿着。夏季酷热干燥,有些颜色还会扰乱人的心情,比如红色可使人血压升高,变得兴奋、烦躁;黄色会使人心烦意乱,最好避免穿这两种颜色。而天蓝色、淡蓝色、乳白色、淡绿色等浅色衣服可使人心情平静、愉悦,增进健康。

4、领口袖口要宽松

出汗可带走大量热量,是夏天人体调节体温的最重要途径,如果汗液蒸发受阻,很容易中暑,同时,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汗液顺利排出体外,对健康不利。如果夏天穿紧身服饰,尤其是胸部、腰部、袖口等处有松紧带的款式,极易造成闷热、影响呼吸、阻碍正常发育。夏天衣服最好选择宽松的款式,领口、袖口不要过于贴合,尤其是裤脚的敞口可以大一些,类似于伞状或喇叭状,有助于通风、排汗。腰带不宜系得太紧,一般以能插进3根手指为宜。

夏季面料穿哪一个更凉快?

纯棉:吸汗环保。棉纤维是天然纤维,面料柔软舒适、触感干爽,吸湿性也不错,穿在身上很清凉,夏季衣物多以纯棉为主。但其缺点是易皱且皱后不易抚平,而且被汗水浸湿后容易紧贴皮肤,速干性差一些。

纯麻:透气好保养。麻纤维来自各种麻类织物,是世界上最早被使用的天然纤维原料。麻料分子结构松散、质地轻、孔隙大,因此透气性非常好,适合制作休闲装、工作装和夏装。麻料衣物抗霉菌性也很不错,不易受潮发霉。缺点是由于布料粗硬,穿着不太舒适,不适合婴儿、孩子或有皮肤疾病的人群。

真丝:柔软能散热。夏季穿着丝绸服饰,可以迅速散热,感觉凉爽。同时,丝绸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通过接触皮肤,能增进细胞活力,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这也是很多爱美女士喜欢穿真丝内衣、睡衣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真丝衣物不好保养,非常容易褪色变形,因此清洗时要用专用洗涤剂手洗,不可长时间浸泡,洗后要晾在阴凉处。

雪纺:美观不贴身。人造雪纺衣物含有化纤成分,是通过再生纤维织造出来的新型材料,能弥补棉、麻类衣物的缺点。而且,雪纱面料质地轻薄,透气性和悬垂性都很好,穿在身上很飘逸、舒适、不贴身。但缺点是容易松弛,所以平时洗后的衣物,要注意叠好平放,尽量不悬挂,以免变形。

化纤:面料轻盈价格便宜。化纤面料轻盈、价格便宜、花色多,备受年轻人青睐。但夏季人体出汗多,化纤布料虽然轻薄,但吸水性、透气性都不太好,汗液很难通过衣物蒸发散热,因此穿着并不凉爽。另外,化纤属于化学制品,劣质化纤衣物还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甚至诱发荨麻疹、皮炎等疾病。

除了面料外,服装颜色也有讲究。浅色比深色穿着更凉爽,浅色衣服在反射光线的同时不易吸热,而深色特别是黑色、紫色等,会吸收光线和热量,令人感觉较热。不过,从防晒角度说,却是颜色越深,抵御紫外线的防护性能越高。

夏季穿衣4宗罪

1、数量罪

穿得太少不凉快,气温超过37℃,皮肤散热功能减弱并从外界吸热。穿太少还容易被紫外线灼伤,甚至患上皮肤炎症。

2、材质罪

外衣贴身穿着,因此要耐磨轻薄,透气散热,对皮肤无刺激。有些雪纺料子表里不一,看着薄,其实透气吸湿性差,非常闷热。

3、颜色罪

颜色影响心情,红色使人血压升高、兴奋烦躁,黄色使人心烦意乱,尽量避开。浅黄色防晒效果最差,深颜色容易吸热,也不是夏日首选。

4、松紧罪

如果夏天穿紧身服饰,尤其是胸部、腰部、袖口等处有松紧带的款式,影响呼吸和排汗,不利于健康。(综合自生命时报、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