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父险遭“遗弃” 人民调解促他叶落归根

2018-12-13 阅读数 494934

湖南省司法厅 我的调解日记 人民调解员 袁玲

编者按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进新时代人民调解系列会改精神,湖南省司法厅在全省广大人民调解员中开展了“我的调解日记”主题征文活动。本报特开辟“我的调解日记”专栏,定期推出,以展示新时代人民调解员的新风采、新面貌。今天我们讲述的是袁玲的精彩调解故事。

文/袁玲

“小袁,你准备一下,马上跟随我们一起下乡,有紧急事件要处理。”今年8月2日早上,我刚走进高椅司法所,陈副乡长一见到我就大声地招呼。

原来,乡政府一早接到双滩村村长的电话,报告村里的一个外嫁女不顾村里亲人及村民的劝阻,硬是将自己96岁高龄的带病老父亲扔回老家,让其独自生活。

又是一起不赡养老人的家庭纠纷案,稍作准备后,我和同事就立即出发了。

上午9点,我们一行6人到达了高椅乡双滩村,由村支书带路来到了老人家里。我们以前受理过不少涉及赡养问题的矛盾纠纷调解案件,但看到这位高龄老父亲被遗弃的环境,大家都惊呆了。

这是一栋乡下的老木房子,估计有八九年没人居住了。房子四面漏风,顶梁柱更是歪歪斜斜,屋顶的瓦片几乎全部滑落,老人被随意地安置在屋子的一个角落,身上包裹着一堆破烂的旧棉絮。

我们凑近了才发现,由于年事太高加之腿部受伤,老人躺在那里动弹不得。在近距离地大声叫喊几声后,老人才缓缓睁开眼睛。村支书对老人说,乡里的干部来看他来了,问他有什么诉求。老人用尽全身力气才艰难地说出了几个字:“我要回……”后面的话已经讲不出来了。

村支书告诉我们,老人仅有一个女儿,名叫黄玉(化名),今年65岁,早年嫁到了金子岩乡木沥村。近年,老人一直跟女儿住。看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行人决定立马赶往老人女儿家。

同时,我们电话联系了金子岩乡和木沥村的干部一起前往黄玉家。

山路崎岖,加之又下雨,等我们一行人赶到木沥村时,已经下午一点半了。

黄玉正好在家。看到乡政府和村里的干部一起找上门,她也明白了我们的来意。于是,我们决定开门见山地跟她谈。

一开始,无论我们说什么,她都有点无动于衷。两个小时过去了,态度依然强硬。直到同行的高椅乡人大主席对她说:“黄大姐,你将老父亲独自留在那个木房子中,自生自灭,这样给子孙后代做榜样,怕是影响不好吧。还有那个木房子只要下雨刮风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万一你老父亲被压在那里出了意外,你良心上过得去吗?人心都是肉长的,就算看到被遗弃的小狗小猫,人都会心生可怜,更何况这是你的亲生老父亲呢?”

这番话一下子触到了黄玉的痛处。她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她哽咽着说:“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也有我的难处。我的腿前不久摔断了,住院治疗了三个多月,现在才能勉强拄着拐杖走。我自己都需要人照顾,哪还有能力照顾我老爹啊?再有,我们家的条件大家有目共睹,四个女儿都嫁出去了,屋里屋外都靠我老公一个人养家糊口。”

“我也不是不赡养老人家,之前我父亲和我们一起住了八年。最近一个星期,他突然不吃不喝,只勉强能喝点水。我一看这情形,估摸着是到岁数了,怕是要走了。”

“按村里的习俗,死在外面的人是不能进村的。现在我父亲还没断气,双滩村就不允许我们进村,万一死了更加抬不进村了。我只是在木沥村做媳妇,这边的村上也不允许外姓入葬,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原来,黄玉也不是不养自己的老父亲了,而是害怕老人家过世了无处安葬,才出此下策。了解完事情原委,随行的双滩村村支书当场表态:老人家去世之后,村上绝对不会不讲人情,毕竟是村里的一份子,村上更加不会没有老爷子的安葬之处,这可以由在场的所有干部作证。

村支书的表态,让黄玉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她跟我们约定,明天一早就回双滩村,将老爷子抬回木沥村妥善安置。

由于老爷子的身体情况很糟糕,又没有直系亲人在场,村干部和村民们一直不敢去轻易搬动。于是,我们商议,当天晚上由双滩村委会成员轮流帮忙看护,等第二天黄玉回去后再重新安置。

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我们心上的包袱总算放下了。我抬头望向天空,雨过天晴后,斜阳映照下,竟然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双彩虹。

回到家中已经天黑,虽然一天的奔波令人疲惫不堪,但脑海里一浮现那位九旬老人怀着渴望、迫切的心情回到女儿家的情景,我们的苦与累就成了一片浮云。

★人民调解员风采★

湖南省司法厅 我的调解日记 人民调解员 袁玲

袁玲,现任会同县高椅司法所司法所所长,会同县高椅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2017年起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已调解纠纷36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