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高考作文——写高考作文当“快意恩仇”

2016-12-06 阅读数 306695

挑战题目>>

2015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挑战选手:樊依蓉(长沙市南雅中学1512班)

只目遇,何以成色?

剔红是指在漆色中剔去红色后余留的部分。朱红既除,便与工艺扬镳,但这个名字却仍执拗地想让人了解隐藏的令人泫然的疼痛,急欲澄清真相。事实也正如它所料,若无此名,谁能于斑斓中驻目留白,于浅象里理解深意呢?

这是艺术内“目遇之,是否就能成色”的探讨,复杂的色彩调度并非即见即知的。倘将此置于人事,便成认与识的误会。事物入眼却未必识得其中曲折,这是目光的局限。

新闻中,公交车乘客抱怨小男孩的母亲让大家等太久,而当残疾母亲瘸拐着上车时,众人才醒悟自身判断思维的莽直。

有人直指乘客缺乏人文关怀,却不曾想此种局限是无法规避的。鉴赏家难以知晓创作的来去,旁观者也鲜少通透事情的始终。

孔子受困绝米。颜回得而焚之。孔子见其偷食,诘之,回解释饭粒入煤,只好攫而饭之。

贤如孔子,亦有见惑于事物表层之时,况乎泯然众人?所见上的局限无可厚非,但误会的成因却不仅在此。人们把认、识看作一体,却丢了中间一环——理解。局限和丢失同酿,才发酵成了误会。夫子之贤正在于他对理解的重视,对迫在唇齿的呵斥的控制。他否定了“认”决定“识”的模式,提供了“理解”事物的可能。于认、识间加入理解,似乎与习惯枘凿,但这却是对人事多层次性的基本尊重。

如何不丢失“理解”是个磅礴的论题,其宏旨难以捉摸,但基本经纬也无非横纵两向。

理解的纵向发展只要求联想事物轨迹再对现状进行评价,若能力不及,耐心等待事物自然发展也能达到与其同等的效果。曾有记者不解周总理在文革中的忍耐,认为这有损总理大义凛然的形象。设想,总理若起众力反抗,中国必将又重蹈战火,即使得胜,中国将落后西方多少?总理只能尽力把错误降低,保护老干部,所以文革中才仍有经济初步恢复、中美建交、邓小平的复出这些稍显欣慰的成果。

理解的横向运转则要求更严明的逻辑。某些科学书对伽利略向教廷自戕自己有“异端嫌疑”讳莫如深;布莱希特更视此为人格悖论。然横向思考,就会明白个中无奈。彼时文艺复兴蓬勃,封建势力仍旧深固。他的忏悔,究其根本,是科学在愚昧中遭到围啄的无奈,人文在封建下无处安放的悲哀。所以他念完忏悔词仍哀叹:“此刻地球还是在转动。”

对总理和伽利略的理解看似如史诗般遥远,与生活不及,但理解本无大小之辩,新闻中屡屡抱怨的乘客若能纵向思量弃人驱车是否会造成严重后果,横向考虑男孩独自上车请求等待是否可能有隐情,也许误会就不会尖锐得戳痛良心。

正如柴静所说,“惟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不轻易”是慈悲的缓冲,它让“理解”有时间灵活“认”到“识”的思维过程。人事之复杂,常远于目外,它们一如剔红的留白,需经耐心的理解才能识明。

目遇剔红,何以成色?目遇人事,何以懂得?

 

谢宗玉(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书13部。其中《时光的盛宴一一经典电影新发现》《涂满阳光的村事》《与子书》正在热销中。)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话我是认同的。但因文害意,也不足取。比如樊同学的这篇文章,就有点过分追求语言的陌生化效果了。还是中学生,就有学究气,这不是我赞同的。说理文就要让读者以最短的时间明白作者闸述了什么观点,是否足以让人信服。只有那些自己都没搞明白自己观点的人,才不敢亮剑,要把文字弄得云遮雾绕,讳莫如深。在这一点上,我是特别厌恶所谓的学院派。何况,高考作文,不管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当“快意恩仇”,完全没时间磨蹭。

当然,这篇文章,小作者其实还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能透过表象看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惟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

蒋双武(高考阅卷老师,长沙一中语文教师,长沙一中开福中学校长助理)

剔红并非真剔,余留自有深意。误会源于认与识中少了理解,而理解的纵、横两向便成了真相。多么深刻而独到的理性认识!再辅以充分的典型事实,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文章很有章法,语言凝练,逻辑性强。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挑战高考作文 樊依蓉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