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险发展模式将向需求拉动型转变

2016-04-12 阅读数 500478

保险宣传 农业险发展模式

2月25日,农业部和中国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座谈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与部分保险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地方保监及农业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座谈,共同研究探讨下一步推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路和举措。

韩长赋指出,我国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50万家,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力军。相比一般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已经不再是生计型或兼业型农户的简单再生产,而是走商品化经营、追求规模效益的扩大再生产,经营规模大、承担风险高、现代要素多。他们更需要金融,更需要保险。韩长赋提出,要加快改革创新,合力打造新时期农业保险升级版,研究建立口粮作物农业保险全覆盖制度,开展农业保险产品创新试点,比如目标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以及新型经营主体专属的农业保险产品,同时研究出台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保险的补助政策。要强化农业、保监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建立顺畅高效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

项俊波总结了农业保险近年的发展情况。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农业保险市场。2015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突破14.5亿亩,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9%,三大主粮作物平均承保覆盖率超过70%,承保农作物品种达189类。全国已建成农村基层服务网点2.3万个,协办人员40万人,农业保险乡镇覆盖率达93%,村级覆盖率达48%。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保险累计为10.4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5万亿元,向1.2亿户次农户支付赔款914亿元。2015年,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1.96万亿元,同比增长20.42%,约占农业GDP的32.27%;赔款支出260.08亿元,约占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的9.64%,是国家农业灾害救助资金的7倍。在改革创新方面,除了启动如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试点之外,保监会还支持人保集团用保险资金设立50亿元额度的资管产品和投资基金,专项用于为参保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资金,协助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项俊波指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天然对金融保险有迫切需求,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逐步从供给推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农业保险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在政策目标上,农业保险要从提供灾后补偿单一目标向服务农业现代化等多重目标转变,并且在功能作用上要与政策目标的转变相适应,从基础的经济补偿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扶贫开发、担保增信和辅助市场调控等综合功能拓展;同时在发展动力上,要从以往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和财政补贴的单核驱动模式向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农户参保意识增强的多核驱动模式转变。

对此,项俊波提出,要切实做好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工作。首先,要统一认识,转变农业保险发展理念。他表示,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保险不能满足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风险需求。保险业要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研究农业现代化的风险特点和风险需求,一县一策,一品一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多样化的、充足的风险保障。其次,要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以“扩面、提标、增品”为核心,落实保障水平全面覆盖直接物化成本政策。同时,要加强协调,建立完善工作联系机制,共同推动完善支持政策,共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指导,并实现信息共享。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主持座谈会,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参加座谈会。财政部金融司、黑龙江保监局、山东省农业厅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新型经营主体等作了交流发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保险机构在会上联合发布了《保险服务农业现代化倡议书》。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作者:丁萌 )

  保险宣传 农业险发展模式 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