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腾飞的金色翅膀:有机性乡货进城与引领性城资下乡

2020-01-14 阅读数 6345

文:湖南农道公益基金会发起人  孙麟

微信图片_20200114121629.jpg

今天早上回到长沙县开慧乡,就感到精神舒畅多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绿树成荫,山塘水静,鸡鸭成群,蔬菜青青。虽然是隆冬,路上行人稀少了些,偶尔遇见几位,无论是上街的,还是下地的,都是一派轻松悠闲。回到这里,我就心安了,不浮躁了。人啊,离不开土地,踩在土地上就生气盎然。

回到乡村谈乡村建设,看着青山绿水,看着蓝天白云,心里才轻松,说出来的话才踏实。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中央有定位,大家的心里也非常明确。具体到执行过程中,形式不同,方法多样。我参与乡村建设,有一个通俗的观点就是,乡村振兴不是把乡村改造成为乡村城镇,也不应该是把城镇生活搬到乡村去。乡村与城镇应该融合、协同、统一,但不能简单地把乡村升级为城镇,而应该是让乡村与城镇的生活相互融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升级,让乡村享受到城镇式的便利、环保、健康、活力、幸福,让城镇享受到乡村式的劳动、有机、清新和轻悠。

为此,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体制、制度、原则规定了的条件下,乡村振兴特别需要一种内在的循环体系,同时需要一种与外界交流、沟通、交易的活的循环体系,共同构成乡村振兴的生存生态发展体系。没有这样的生存生态发展体系,就不太可能是一个活的发展体系,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体系。

微信图片_20200114121638.jpg

乡村振兴中那个内在的生态循环体系,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最核心的象征物,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乡村物产的名片——就是乡货,或者叫乡品,或者乡村的产品,或者农产品等等。我认为,比较一下几个概念,叫乡货比较亲切,更贴近本质。一般情形里,乡下的人把山里的出产叫山货,土里的出产叫土货,多么亲切,一听就可以想象得出乡货带着泥土、带着露珠、带着花香的样子。还会想象到乡村种植乡货的情形。季节一到,该耕地的耕地,该播种的播种,该施肥的施肥,该捉虫的捉虫,该收获的收获。好一幅人间田园舍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情趣。这让我总是想到中国先秦时代的古典诗歌集《诗经》,想到其中的一篇《十亩之间》,非常简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什么意思?就是说,十亩之内是桑园,采桑的人真悠闲。采完桑后,一起回家去。十亩之外啊是一大片桑林,采桑的人欢歌笑语。采完了桑,大家手拉手往前走。我觉得,现在的乡货就要在桑园内外这种古典式的乡土环境里生长、有机环境里生长,才是人与环境共生、与万物共生的山货,才是最美好的山货,最养人的山货。

所以,我们的乡货的有机性是农业最古老的传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经典的传统,是《诗经》里的乡村精神、乡村韵致、乡村文明。我这样说,绝对不是要返回到《诗经》时代具体的耕种方式与生活方式。《诗经》是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童年生活的伟大记录。今天的人类不可以返回到人类童年,也没有必要返回到人类童年,但人类童年的精神是人类纯粹精神的内核与模样,是人类初始的本性与期盼。童年是美好,即使是艰苦、贫困的童年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财富,激发人向上的动力与向前的活力。我现在总是想起母亲在我10岁左右给我买鸡蛋吃的情形。现在,买一个鸡蛋很平常了。转回去40多年,鸡蛋也是紧俏的乡货啊!想起那个鸡蛋是一种精神上的回望与缅怀了。也正是这种精神总在督促我投身乡村建设,把这种朴素而有机的精神发扬光大,让乡村坚守乡村的精神,让有机乡货成为平常的消费品,滋养我们的生活,滋润我们的生命!这样发展下去,《诗经》就不会是我们手里的一册古籍,而是生活的写照与传承,那该多好啊!

从科学上说,究竟什么是“有机”农产品呢?就像孙君老师说的“绿十字9000”,有机农产品或者说有机食品,是指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全过程中符合国家或者国际有机标准,建立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督、记录体系,并经过独立的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业产品。现在的问题是,有机乡货似乎成为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离生活本身的距离也变得远了。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有人还夸张地说,农民留在家里吃的是有机的乡货,是放在屋子外面养的土鸡土鸭,不打杀虫剂的蔬菜,拿到街上卖的就不好说了。我认为,有机的乡货不能成为奢侈的消费品,更不应该成为消费中的奢侈品。乡货成为奢侈品不是什么好的事情。为什么呢?一是对人类发展的亵渎与损害,二是对传统农业精神、农业文明的背离,三是体现出乡村生产与乡村财富伦理的沉沦。那么,怎么保证乡货姓乡,土货是地地道道的自然土产呢?一靠制度规范,二靠价值链保障,三靠乡村商业道德教育,四靠社会广泛的监督与良好倡导。最近50多年来,乡村的乡货是否有机、是否姓乡,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人们在乡村与城市中间穿梭,乡货在有机与人为干预中间摇摆,生命在天然食物与人为干预农产品中间遭受困苦。以致今天,人们仍在有机增长与无限制快速发展欲望之间寻找突破的路,似乎还在两者的悖论中穿行。真希望以此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然,平原地区大多实行的是大面积机械化耕种,要做到大面积有机种植是比较困难的,但坚持有机标准,应当成为一个发展目标。比较而言,丘陵地带、不能实行大机械化耕种区域,应当更好地做好有机种植、有机养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要求与生活质量,更好地走上中国农产品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微信图片_20200114121641.jpg

乡村的人做事有一个特点,有人带个好头就会有人跟着走。好人带头就会出更多的好人。所以,保障有机乡货进城需要乡村造就更好的带头人,比如土生土长的党员团员带头人、村子里的致富能人、在外面有经商有经验的回村人员、从部队复员的人员、回村创业就业的大学生、乡村贤达人士等等,带头控制杀虫剂等有毒农药,旗帜鲜明地做有机农产品,特别是有机蔬菜瓜果。大的农业企业带头去做,那就更好,更有示范作用。关于有机乡货,我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种植乡货,应该是离土地越来越近、越来越亲,而不是越来越远离土地;第二,种植乡货,应该离自然生长越近越好,越自然越好,而不是越来越远离自然生长期,拔苗助长,时间越短越好。即使是利用科技手段发展乡货,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任意超越自然规律。打破了乡货的自然属性、乡土属性,也就不是地道的乡货了。同时,乡货应该成为乡村精神的典型代表,应该是乡村良善的表达,是人类对生命的理性尊重的象征。乡货愈是凝聚了乡村道德、乡村精神、乡村文明,才会更养人,更能体现人们向善的企望、向美的追求。

乡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村的农业合作社、特色种养合作企业、农业协会组织等也是重要主体。当然,这些主体重要,但还是需要更多更强有力的从乡村以外进来的技术、资本、企业,特别是来自城市的下乡资本。我们的农创投控公司投入的乡村建设资金,就是这样的城市下乡资本。可以预见的是,这类投资将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重要资本力量。这些城市下乡资本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经济结构优化、乡村生活方式的引领性。现在的乡村,发展资本不足,人才、技术、产业、产品生产与销售、管理经验等都也不足,加上从乡村流入城镇的青年人不断增加,发展缺乏现实动力,更没有多大后劲。这些东西需要谁来提供强大供给呢?当然是下乡的城市资本、城市企业了。我认为,从本质上说,城资下乡并不缺乏资本,而是城市资本需要找到下乡的路,找到乡下的家!

所以,城市资本下乡必须具有引领性,既要对接资源、历史产业、现实条件,更要从环保、高效、新颖、可持续性出发,引入好的产业,到乡村生根、开花、结果。这些话说起来容易,落地并不容易。我们这些年所做的乡村建设项目涉及到不同地方、不同产业,突出的是差异性、超前性、升级性。回头看看,给了我们一个比较好的启示,城市下乡资本一定要突出产业的引领性,有引领性才能立足,才能更好地发展。

现在,许多城市资本针对城市发展时总是想方设法压缩就业人员,动用所有的智慧力量占据就业市场,几乎所有的新兴行业都以控制人力资源上岗、让机器更多上岗为竞争力,令人胆战心惊!似乎上岗的人越少越好。从长沙城里出来,到开慧村要经过高速公路,原来是人工收费,不久前都改为ETC帮人收费了。一路上,与ETC连接的电子眼几次分段收费,收了多少,我们也不知道,不公开不透明。用智慧、用机器管事、管人是大趋势,也是大好事,但是诸事安全顺畅才行。至少现在乡村不能这样压缩劳动力市场,让农民继续在乡村种田上岗,或者去乡下企业里就业非常重要。我们的企业项目下到乡村,既要帮助农民增强收入,还要增加农业有效就业,让农民在乡村也能安居乐业,增强就业感、获得感、幸福感,是我们的重要考量与价值选择。比如我们在汉寿的枳壳综合开发项目就是这样运行的,效益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应该是让人更好地生活、更优雅地生活,如果是以压抑人、控制人就业为方向,总是有问题的。乡村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让农民更好地就业,从就业中获得需求的一切,那才不会偏离正道!

城市资本下乡一定要记住的是,我们从根子上说,都来自乡土,来自乡村,来自农民。乡村是祖先,是爷爷,是父亲,城镇是晚辈,是孙子,是儿子。城市与乡村本是同根生,城市也紧紧依赖着乡村。只是城市聚集的资源多、发展快,早把乡村放到身后比较远的地方了。今天,城市应该回报乡村,而不应该再向乡村索取,发展乡村是城市的义务与责任,也是城市更好发展的前提与条件。乡村发展好了,乡村回到了乡村的位置、功能与作用,城市就有了更好的伙伴、更好的供给源,比如更好的有机乡货,更健康更环保的蔬菜瓜果,城市一定更加美好。在此基础上,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才会真正形成并将进一步升级与发展。所以,乡村腾飞并不缺少翅膀,关键是我们得找到翅膀,而且是金色的翅膀!

我的一个朴素的想法是,同样是乡村里出产的东西,在乡村吃是乡村的味道,到了城里吃也是乡村的味道,才是乡村产品的正道。如果乡货到了城里,就成了城里的味道,就背离了乡土、背离了乡村,也背离开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乡村基本生产道德了。人类可以轻视财富,可以看淡生活,但最不能缺失的是道德、是规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开慧乡真好,山好水好人好,蔬菜瓜果好!在这里谈起乡村建设来,思路也活泼多了、清晰多了!我想,我们应当始终不能忘的是,乡村是人类的故乡,是人类童年的生存发展之所。建设乡村、振兴乡村是我们今天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更是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抓住有机性乡货进城与引领性城资下乡这两大金色的翅膀,乡村建设就可能更好也腾飞,飞得更高更远!乡村飞得再高,也是乡土的乡村。城市源自乡村,不要离开乡村太远。人类最大的失误有可能是让城市离开乡村越来越远!为此,我们到了应该高度警觉的时候了!

  乡村振兴 农创投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