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2019-07-03 阅读数 79768

叶嘉莹  穿裙子的先生

我的身体是女性,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 

——叶嘉莹 

整理/郭艾柯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叶嘉莹曾自比“残荷”,她说我的莲花总会凋零,但是我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莲心留下来。

在诗词界,她被公认是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为加拿大籍华人。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2016年3月25日,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称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 

事实上,很多人都尊称她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她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 

据南开大学发布消息称,今年95岁的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再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人民币)。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就在2018年6月,94岁的叶嘉莹先生已经把北京及天津的两处房产出售所得的1857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同时还把自己的版税、稿酬也捐赠给南开,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加上此次捐款,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人民币)!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很多人无法想象,这位九旬高龄老人为什么会把自己的毕生积蓄全部捐出呢? 

同样,对叶老的晚年生活有些担忧,甚至好奇。 

2018年,央视的一部春节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曾讲述了叶先生的晚年生活。 

丈夫已经故去,女儿远在加拿大,九旬高龄的叶先生现在独自生活。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视频截图。来源:《我们的节日》

10年前,她不小心滑倒,才请了一位保姆,但也只负责白天做做饭和清洁。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视频截图。来源:《我们的节日》

“这是我的午饭,芹菜、蚕豆、彩椒,一碗米饭,还有番茄蛋汤。”叶嘉莹先生将加热后的饭菜端到客厅,胸前铺了一张报纸用餐……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视频截图。来源:《我们的节日》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 

她对于生活的选择匪夷所思 

她为什么这样做? 

她所追求的又是什么?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视频截图。来源:《我们的节日》

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在《朗读者》上,董卿这样介绍过她: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她的一生虽然命运多舛却才情纵横,虽然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视频截图。来源:《朗读者》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当年北平一个地道的书香门第,家族本性叶赫纳兰,与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叶嘉莹3岁时与小舅李棪(左)及大弟叶嘉谋(右)合影。

她的父亲叶廷元是北京大学英文系的毕业生,受西方思想影响颇深,在子女教育上秉持着开明的态度。叶嘉莹得以享受到了那个时代普通女子不敢奢望的优质教育资源。 

不过,叶嘉莹小时候所处的那个年代,传统思想依然认为女孩子不应该出去抛头露面,她的祖父也坚持这种观点。10岁前,叶嘉莹一直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一对一地为她讲授《论语》和其他典籍,由此开始了与诗歌的结缘。窗前的几抹修竹,台阶下的几朵菊花,都成了她即景生情吟咏的对象。15岁时,她见院中秋蝶而哀其生命之短弱,便作诗一首:

几度惊飞欲起难, 

晚风翻怯舞衣单。 

三秋一觉庄生梦, 

满地新霜月乍寒。 

——《秋蝶》 

一个及笄少女,本届无忧之龄,却对生命有如此强烈的直觉感受,且能用“满地新霜月乍寒”这样的凄清景语来表达。此种诗心诗作,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李清照写《如梦令》时也是这个年龄。 

晚年的她笑称,这是一首非常幼稚的诗,她说“自己是关在院子里长大的,女孩子会的荡秋千、跳绳都不会,从小只会吟诵诗词。” 

严厉保守的祖父过世之后,叶嘉莹得以进入学校学习。 

她酷爱古诗词,一方面在学校大量阅读唐诗宋词,另一方面跟随旧学功底深厚的伯父进行诗词创作。 

然而,徜徉于古诗词的她完全不知道这样安宁的生活很快会被打破,而她所热爱的古诗词也将支撑她走过之后的艰难岁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很快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 

不久之后,她的母亲身患重病,必须手术开刀。母亲执意独自前往天津租界医院,由于术后出现血液感染,从天津返回北京的火车上不幸去世。叶嘉莹和弟弟都没能陪母亲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这件事情,成了叶嘉莹心中永远的遗憾。 

她曾写下了八首《哭母诗》,在诗中沉痛缅怀自己的母亲,字字泣血,痛彻心扉。 

瞻仰犹是旧容颜, 

唤母千面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 

漫将修短破天悭。 

——《哭母诗》其二 

她说,“人生最悲哀痛苦的一段,就是听到钉子钉在棺木上的声音。”丧母之痛,与亡国之恨相交织,使她难抑悲苦之心。借凄悲之景,蕴哀伤之情。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大学二年级,叶嘉莹遇到了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恩师——顾随。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与老师顾随及同学合影,顾先生后右侧一是叶嘉莹。

顾随是我国著名的禅学家和书法家,在古典诗词领域造诣颇深。他和叶嘉莹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少年丧母,性格敏感,在文学领域有着很高的才情,大半生投身于教育事业。 

相似的经历和才情使师徒二人格外投缘,诗词方面多有唱和。在上课的时候,叶嘉莹总是聚精会神地记下顾先生说的每一句话,一共记了满满八大本笔记。 

顾随曾写信告诉叶嘉莹,自己一生中的学问,叶嘉莹“已尽得之”,这是一位老师对自己学生的最高赞美。 

叶嘉莹  穿裙子的先生 诗词吟诵  传统文化

1945年毕业之后,叶嘉莹走上了教书的道路。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1948年3月,叶嘉莹结婚了。她的丈夫赵钟荪是国民政府的职员,叶嘉莹跟随他一起去了南京,半年后南下台湾。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叶嘉莹与赵钟荪婚纱照。

虽然离家万里追随丈夫南下,但是叶嘉莹内心深处对丈夫赵钟荪并没有太深厚的感情。 

叶嘉莹熟谙古诗词中的儿女情长,但是她说自己一生中从未真正地谈过恋爱,是“不遇天人不目成”。 

也许内心世界太丰富的人,很难遇到与自己内心相契合相匹配的人。 

但是,她这样的人没有谈过恋爱,怎么又结婚了?2016年,她作客《鲁豫有约》中说:大概很少人像我这样子结婚。 

两人在同学聚会上认识,对方的堂姐又是叶嘉莹的中学老师。当年赵钟荪对叶嘉莹穷追不舍,经常从外地跑到北京来找叶嘉莹,据说还为此失业,后来被家人安排到南京国民党政府任文职工作,走之前希望叶嘉莹答应自己的订婚,加上老师的极力撮合,思想保守的叶嘉莹心一软,就答应了这门婚事,却未曾想到,铸成了自己后半生的坎坷。 

初到台湾,到处弥漫着白色恐怖,丈夫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抓了起来。叶嘉莹也被牵连进来,丢掉了工作。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叶嘉莹与女儿。

赵钟荪被关押了3年之久。在此期间,叶嘉莹带着襁褓之中的女儿,晚上寄居在亲戚家中的走廊里,白天怕打扰别人,她就带着女儿四处打听丈夫的消息,却杳无音讯。 

1950年,她写下诗作《转蓬》,正是这段寄人篱下的真实人生写照。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转蓬》 

但是,突遭的灾难并没有将叶嘉莹打倒,她的态度依然安宁、淡然。为了生计,她四处求职,终于找到一份私立中学教书的工作。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叶嘉莹在台大任教时为小朋友讲课。

老师和学生都是集体住宿,条件相当艰苦,每个人除了一个草席一无所有。女儿刚满周岁,她得带着女儿到课堂。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女儿忽然喊道: 

“妈妈,我要尿尿。” 

她哭笑不得,只好跟学生说抱歉,然后带着女儿去厕所。 

每当读到杜甫《秋兴八首》的“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这两句,叶嘉莹的眼里总是噙着泪水。 

1952年,关押三年的丈夫出狱了,第二个女儿也出生了。然而,久被囚禁后丈夫性情大变,脾气暴躁,也不出去找工作。叶嘉莹除了要照顾两个女儿,还要负责丈夫的开销。 

那段时间,叶嘉莹极度压抑,曾经想过“用不痛苦的方式”来结束生命。直到王安石的一首诗唤醒了她,“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人世的众生,有多少相遇,有多少孽缘,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背景和缘由。 

她又慢慢试着从诗词里面去理解自己的丈夫,不再为这段感情烦恼,坚守自己的内心,继续走自己要走的路。 

她女儿赵言慧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在和古诗词谈恋爱。 

20世纪60年代末,叶嘉莹在诗词上的造诣引起了海外学界的注意,加拿大的哥伦比亚大学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为了让丈夫离开台湾这个伤心地,也为了让海外人士感受到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接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带着丈夫和孩子远赴加拿大。 

在国外教学的日子里,在她一边专心工作,一边把孩子们抚养成人,成家立业。 

她以为,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哪知灾难从天而降。 

1976年3月24日,结婚不足3年的大女儿与女婿发生车祸也永远离开了她。此后,叶先生把所有的痛苦凝成十首《哭女诗》。 

门前又见樱花发,可信吾儿竟不归。 

大女儿的意外离世成了叶嘉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诗词于她,近乎一种信仰。 

她说:我的人生不幸,一生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能得到慰藉和力量。 

对她来说,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不过,叶嘉莹的心中总有一个遗憾,她希望回到祖国,将诗词吟诵带回祖国大地。 

1974年,中国和加拿大建交不久,叶先生迫不及待回国探亲,一气呵成写下一首长达1700多字的长诗《祖国行》,是古今歌行体第一长诗。“我不是要故意写那么长,只是因为离开祖国20多年,回来探亲,非常兴奋,就情不自禁把一切见闻都写了下来。” 

银翼穿云认旧京,遥看灯火动乡情。 

她从香港坐飞机到北京时,在飞机上看到一条长街上都是灯火,这也许就是自己儿时常走的路,不禁潸然泪下。这种去国离乡的悲哀和痛苦,是我们这代人无法体会的。 

叶嘉莹  穿裙子的先生 诗词吟诵  传统文化

△1979年叶嘉莹初抵天津与南开大学诸教师合影。

叶先生一生颠簸流离,无论是在沦陷区的北京,还是在流离失所的台湾,再到后来漂洋过海的美国、加拿大,她已整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70多年了,桃李满天下。 

在她的吟唱下,培养了很多大师,比如:白先勇,陈若曦,陈映真,林玫仪等等,还有大家熟悉的席慕容。 

时至今日,她仍然乐此不疲,愿意给年轻人讲课。只要有人邀请,她都欣然前往。各大高校都留下她的声音和足迹。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80年代在湖南湘潭大学讲学。

曾经是她学生的台湾作家陈映真,回忆起叶先生当年在讲台上的风采,这样说的: 

“她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旧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 

即便是九十多岁如此高龄,在讲座中她依然坚持站着,学生递给她一把椅子,她却拒绝了,全程没有任何停顿,站着完成了两个小时的讲座,她说要“抓住老年的尾巴。”

她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95岁再捐千万,一生有诗词为伴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然而随着年事渐长,叶嘉莹开始思索,如何能够更好地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让未来的中国人也能领略诗词之美。 

她说,“我在离开世界以前,把中国传统上最宝贵的一部分留下,这是声音上的一件事,不像写在纸上可以保留很久” 

“把真正的吟诵留给世界。”这是她晚年的志向。 

叶嘉莹  穿裙子的先生 诗词吟诵  传统文化

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给孩子的古诗词》是她编选“给孩子的一部好作品”,共收录作品218首,不同风格的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以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带给孩子感动和召唤,提升孩子的心灵品质,培养他们成长为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

叶嘉莹  穿裙子的先生 诗词吟诵  传统文化

△叶嘉莹先生为《给孩子的古诗词》录制视频资料。

叶嘉莹  穿裙子的先生 诗词吟诵  传统文化

△每年春节,她的学生们都会从世界各地回来看望她,与她一起吟诵诗词。来源:《我们的节日》

她这一生经历无数的苦难,也被苦难偶然压垮过,但是从来没有被压倒。 

叶嘉莹先生晚年曾写下“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意思是自己平生的离乱都微不足道,只要年轻人能把我吐出的丝,织成一片云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 

90岁生日时,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向她发来贺信,温家宝在信中称赞她:“您的心灵是纯净的,您的志向是高尚的,您的诗词给人以力量,您自己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叶先生教龄超过半个世纪,遍历海峡两岸,大洋东西,就古典诗词方面的人才培育,她的贡献恐怕就称得上无出其右了。 

如今,耄耋之年的她,一袭紫衫,白发苍苍,气质超然,站在那里自成一道风景。  

叶嘉莹  穿裙子的先生

来源:访谈节目《朗读者》、《鲁豫有约》、《我们的节日》,综合世界华人周刊、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参考时讯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