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雷锋”背后的女人 让外国人爱上常德

2018-10-22 阅读数 256634    赞 1

洋雷锋 常德

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唐富芦)詹姆斯·艾瑞·艾金顿(James Elroy Edginton)是湖南文理学院的外籍教师,被常德人亲切地称作“洋雷锋”、“洋好人”。湖南省人民政府为他授予了“潇湘友谊奖”,中宣部《党建》杂志曾以《“洋雷锋”的中国心》为题做过专题报道,而像他一样活跃在常德的外籍教师还有二十余人,他们不仅融入了常德的“德式生活”,更共同做出了不少善举。

这一切,还得从他们背后的女人——湖南文理学院国际交流处的唐旻丽老师的故事说起。

老外们眼中的女伯乐

见到这位出生在英国的詹姆斯时,他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身穿印有“镰刀与锤头”的T恤,头戴写着“抗战老兵”的帽子。因为崇拜毛主席,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文化,2009年詹姆斯来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萌生了到毛主席家乡工作的想法,最终不远万里来到举目无亲的中国,选择了离韶山不远的桃花源里城市——常德,并于2012年受聘于湖南文理学院担任外教。来到常德后,他还参与了“德善行”等慈善活动,做了许多好事,被当地人誉为“洋雷锋”。

如何让这些来到常德生活的外国人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一直是从事国际交流工作的唐旻丽思考的问题。平时,在协助这些外教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事情之余,唐旻丽有了更多想法。

2017年初,她向中央电视台《外国人在中国》栏目组推荐了詹姆斯的故事,栏目组得到线索后,决定来到常德实地了解詹姆斯的故事。经过一番实地走访,栏目组记者被这位“洋雷锋”的故事深深打动,于是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深入采访,为这位“洋雷锋”制作了一期专题报道。2017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外国人在中国》栏目在国庆特别节目《我爱你,中国》中,播出了30分钟专题片《洋好人詹姆斯》。2018年2月25日,《外国人在中国》栏目又以《我的中国义工生活》为题,再次对詹姆斯的故事作了报道。

唐旻丽是一名70后,在湖南文理学院国际交流处工作,兼任英语教师。物色、挑选、引进、管理外籍教师是她其中一部分工作,同时,她还参与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仅2017年,湖南文理学院就聘请了中长期外籍教师22人,获得引智项目3个,留学基金委项目3个,争取资金支持30多万元,创历史最好纪录;新增国际交流项目7个,引进国外大学课程46门,共有国际教育项目学生842人,国际交流活动100余场次。

詹姆斯介绍,自2012年与唐旻丽老师在工作中接触以来,唐旻丽老师热情为人,勤恳做事,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唐唐老师”。

让外国人爱上常德

2011年“五一”假期,唐旻丽组织学院的外教和一百多名青年志愿者带着精彩的节目,来到常德市康复医院慰问医院的脑瘫儿童。外籍教师与医院的孩子们席地而坐,与他们唱歌、游戏,还以家庭为单位让外教们与志愿者交流各自在本国做义工的经验,介绍自己参加活动的体会。志愿活动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让脑瘫孩子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注和爱护,也让外国人能好的体会、理解中国的慈善工作。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2015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唐旻丽带着湖南文理学院社会实践部“微善行”团队志愿者和外籍教师们,来到常德市康复医院开展了“守望阳光,关爱残障儿童”主题活动。

常德市康复医院党总支书记彭先友、武陵区残联理事长苏治钢听到有外籍老师参加活动,也出席了这次活动。外籍教师们准备了小型节目和精致的礼物,和这些残障儿童交流和玩耍。

“我们虽然听不懂这些小孩的咿呀语调,看不懂他们比划的手势,但从他们脸上流露出的笑容,感受到了他们的开心和对生活的期待。”詹姆斯说:“看到那些需要社会关注和帮助的小孩和大人,让人心疼,让人不忍。爱是不分国界的。我作为已在常德成家立业的外籍教师,唐唐老师引导我参加这些活动,让我有了参加‘德善行’慈善活动的美好愿望,使我想做‘洋好人’,更想取得中国‘绿卡’,永久居住常德了。”

  洋雷锋 常德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