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湘丨中国新媒体变革——“主动向时代走去”

2025-11-14 阅读数 46015

11月12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中国新媒体大会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观察中国媒体发展的重要窗口。

“变革不是‘被时代推着走’,而是‘主动向时代走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思扬在本届中国新媒体大会致辞时说道。

回溯历届中国新媒体大会主题,这种“主动”清晰可见。

历届中国新媒体大会主题

2018年:增强“四力” 守正创新 多出群众喜爱的融合精品

2019年:有容乃大 深融致远

2020年:守正聚力 创新共融

2022年:新主流 新征程

2023年:融合十年 笃行致远

2024年:新使命 新机制 新变革

2025年:智能聚力 系统变革

2018年“增强‘四力’ 守正创新”聚焦媒体基本功;

2019年“有容乃大 深融致远”和2020年“守正聚力 创新共融”的主题,则折射出媒体从相加到相融的探索过程;

2022年“新主流 新征程”的主题,表明媒体融合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2023年“融合十年 笃行致远”则是我国媒体十年融合路的一次系统总结与展望;

2024年,“新使命 新机制 新变革”的主题则传达了对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关注;

而今年“智能聚力 系统变革”的主题,则进一步明确了技术驱动的深层变革。

从历届中国新媒体大会的主题词中,我们可以洞见媒体融合从形式到内容、从表层到系统、从“互联网+”到“AI+”的升级过程,洞见中国新媒体十数年来求新求变的奋进之路。

——智能聚力

在中国新媒体“主动向时代走去”的这条路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成为重塑新闻生产与传播格局的重要力量。

本届大会专门设置了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在内容采集、生产、分发等环节的创新应用。从人民日报社AI编辑部到芒果TV打造的首部纯AIGC抗战微短剧,从新华社的“智能审校官”到具备百余项媒体专属AIGC功能的智能媒体“专属大脑”。可以说,技术研发和应用已经深度融入到媒体业务的全链条,为媒体发展提效率、换引擎。

——系统变革

在中国新媒体“主动向时代走去”的这条路上,一直在不断深化系统性变革。

本届中国新媒体大会设置“1+7+6”活动框架,包括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内容创新论坛、财经传媒论坛、技术应用论坛、青年论坛、国际传播论坛、社会责任论坛、“新闻+”论坛等7场平行论坛,这种全方位的探讨本身也说明,媒体变革已从单一内容领域扩展到技术、机制、责任的全方位升级。媒体融合不再是做增量,而是需要重构整个媒体生态,重塑着媒体与时代对话的方式。

在本届中国新媒体大会上,特别节目《未来头条》成为亮点,节目通过模拟未来新闻播报场景,展现智能化传播的无限可能。记者与AI数字人、机器人通力配合,出色地完成了灾情预测、动态生成、生命救援等工作,呈现了媒体“以科技为帆,以智慧为舵,以人性为矛”深度融合的新高度。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系统变革下新闻生产逻辑重构的缩影,描绘了中国新媒体智能驱动、体系重塑的新姿态。

在“全媒体生产传播变革”内容创新论坛上,从“破圈”和“吸粉”两个维度解开“全媒体生产传播变革”的密码。“破圈”强调内容价值的延展与主流话语的创新表达,通过场景化、互动化、情感化叙事实现社会共识的再生产;“吸粉”则指向传播效能的提升,实现优质内容的精准触达。二者共同揭示了全媒体时代内容创新的核心逻辑——既要坚守思想的厚度,又要善用技术的锐度,还要有贴近人民的温度。

从2018年到2025年,在中国新媒体“主动向时代走去”的征程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媒体本质的回归与升华。当我们又一次站在新起点上,中国新媒体正以系统变革为舟、智能技术为桨,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来源:公众号“指点”

编辑:美伢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