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副厅当县委书记:从干部“异动”看长远眼光

2008-11-25 阅读数 451996

据报道,11月15日,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将14名县(市、区)委书记直接提拔到省直机关担任厅级领导职务,同时从省直机关、省属企业和高校中选派11名正、副厅级干部下放担任县委书记。这是湖南继2006年选拔优秀县、乡主官到省直机关任职之后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基层”是一个很特别的社会概念,它往往和艰苦、落后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到基层工作和当基层干部,也往往成了“吃亏 ”的代名词。基层事务难处理,基层工作难做好,基层干部难提拔,成了基层背后的某种写照。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到基层干部的工作情绪,更对基层群众的心态产生了消极作用,它甚至被有些学者冠以“基层困境”的名称。如何破解这个困境,亦是管理者长期感到棘手的问题。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湖南省委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纲挈领地抓住了破解“基层困境”的关键。

一个地区的发展大计和全部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基层干部的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时候,特别分析了这方面的问题,指出我国当前“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 的工作方针。

这些论述,实际上也点明了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基层基础工作的宏观策略,通过统筹兼顾的方法,来维护基层的利益,促进基层的发展。湖南省委打破常规起用基层干部,并将机关干部大批放到基层,恰恰就能起到“鲶鱼效应”,既为基层吹去阵阵春风,也吹皱省直机关一池春水。在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中制造流动,有利于打破原有干部群体的结构单一,使得基层经验和知识能与机关经验和知识互相渗透交流,从而使人才队伍在知识、性格、行为模式方面具有更科学的结构。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基层干部有着机关干部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是广大的基层干部以其身体力行,检验着政策的成败与得失,体味着群众对政策的直接意见。让这些在实践一线摸爬滚打的基层干部进入上级机关,也让上级机关的人才队伍更具实践性。

人才储备和其他物资储备不一样的是,人才的储备无法采取静态存放的物品储备方式,而应当在动态中保持新陈代谢。让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在互动中活起来,使得大批具有不同专业背景与工作实践经历的人能够进入更高层次的考察视野,一旦条件成熟,这些人就会从储备人才变为现实专才。

应该说,无论是从人才的结构,还是人才的实践性,抑或是人才储备方面去解读湖南省委的这一创新实践,它都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抓干部队伍建设更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长远眼光。(人民日报 卿立新)

  湖南 干部 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