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作家严虹出新作 100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

2017-06-21 阅读数 456686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2017年5月,一本名为《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的畅销书占据各大网站头条,并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刷屏。

这本书的作者严虹,十年前曾是名噪一时的美女作家水果。十年后,她华丽转身,潜入艺术圈,搜集写作素材,重新以原名严虹出版著名艺术家方力钧的传记。

当水果回归严虹,面对媒体的采访,已经愈来愈优雅成熟的她从容坚定地说:我的写作没有性别优势,我会用三年的时间写作《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上、中、下。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方力钧自画像。

Q:为什么要采写方力钧的书?

严虹:首先,从艺术成就的层面上,方力钧一直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在艺术之路上耕耘了30年,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时代,建构了一部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史。如果要了解中国的当代艺术,你无法绕过他。

其次,从写作的意义层面上,我希望通过这100个嘉宾的口述实录,用100条纵横交错的人物线索,刻画出一个优秀艺术家有血有肉的成长历程,让更多关心中国当代艺术的人可以了解方力钧多维度的艺术人生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由他所引发的艺术现象、艺术事件是如何发生和发展,并构成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

然后,从我个人写作兴趣的层面上,方力钧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并且,他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他有着这一代艺术家的典型经历,很吸引我倾注全部心力花大量时间去采写这本书。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方力钧画作。形象来源于他的朋友美术批评家冀少峰。

Q:这本书的源起是什么?

严虹:这本书的写作起源是2016年4月8日,方力钧在武汉合美术馆在举办了“另类生存”手稿研究展。其中,一号厅展出的是方力钧2010-2015年创作的一批水墨人物肖像,所选作品的形象来源全部是他身边的朋友。有趣的是,这些人物不仅均能体现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影响力,而且都有出奇的面部神态特征,都是难得的视觉素材。

我去武汉合美术馆参加方力钧“另类生存”手稿研究展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后,便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采访一些方力钧的朋友——从不同的个人视角讲述他们所了解的方力钧的艺术与人生。于是诞生了想写一本方力钧和他的朋友们的书。

这本书最初的书名是武汉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提出的《他就是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后来成都西村大院总策划杜坚建议改书名为《围观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最后临到这本书出版要开始印刷了,才与出版社编辑定下书名《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方力钧画作。形象来源于他的朋友鲁虹。

Q:书中选择了100个人做口述实录,除了被访者身份的差别,数字上有什么考虑吗?

严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方力钧。不同的人讲述方力钧,对同一个事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就像日本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只有这样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人。

在采写中,我选择1+100=101条写作线索,突出文献性与故事性的丰富性。一个人的记录,总是片面的,而无数人的记录,便如一人一只手电筒聚焦在一块巨石上,这块石头,在无数光照片下,轮廓一定很清晰,而一个光点,却是看不出什么名堂来的。选择一百个人作为采访对象,是为了全方位呈现方力钧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方力钧油画作品。

Q:为什么想用口述实录的方式做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史呢?

严虹:口述实录的叙事性写作是我在采访完所有嘉宾之后作出的决定,因为每一个受访对象的语言表达风格不一,有的擅长宏观铺陈叙述,有的习惯具体场景下的人物关系描述,有的人口语化表达非常生动。在整理写作中,我原本想统一文字风格,作一些文学性的处理,但思虑再三又觉不妥,担心攒改事实。于是采取口语化的写作手法,真实地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100个人的记忆,通过他们讲述的故事,客观真实地记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

这本书的口述实录其深层的价值在于重塑大家的记忆,其生动、细腻的口述历史不是可有可无的片段故事,而是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我相信这些源于个体记忆的叙事性讲述,对未来当代艺术史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其一,个体记忆中承载着时代的集体记忆。任何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看似个人生命历程的讲述,表达的却不只是个人生活的苦乐辛酸,而是一个群体、一个时代的共同经历和记忆。

在采写过程中,我发现这种口述实录的“采访体”写作吸引了我,每个人在谈自己和方力钧交集的时候其实是展开另外一个艺术事件,而我只是故事的转述者,忠实于人物原型,不夸大事实,不浓缩细节,不作夸张处理,客观真实地陈述方力钧的艺术人生。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Q:作为一个女性写作者,你认为自己的视角跟男性有什么不同吗?

严虹:一个成熟的写作者,面对一个写作素材,其实在写作上驾驭素材的能力应该是没有性别之分的。就我个人而言,首先,我凭借对写作素材的极度敏感锁定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方力钧;其次,我作为一个女性写作者,对细节的每一个细枝末节的捕捉非同寻常;另外,我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体验有如感同身受。

《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其实也是一本渗透了方力钧与100个人感情的书。在整理他们的采访录音过程中,一些采访渐渐听出欲言又止,大量留白的味道。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如实记录每一个珍贵的细节,忠实故事性与文献性,弱化文学性,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想,形容词用到最少,如实比修辞更动人。2

当我在写一篇篇人物采访,每每被讲述者的细节感动了,意识到马上停下来,重新调回理性频道。身为记录者,在文字里面收敛自己几乎所有的主观感受,把听到的故事生动清晰地说出来,写得深浅合宜,让人心了知,不过于满,恰到好处,是适宜。做这100个人物的采访,一开始设定的写作基调,就是真实客观地讲述方力钧的故事,侧重把一些感动的细节和珍贵的史料提供给更多的读者。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方力钧为父母及女儿所画。

Q:写这本书要采访100个人,在访谈中有哪些特别让你感动的事情或细节吗?

严虹:《方力钧——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上)的第一篇人物采访是方老师的母亲,这篇方妈妈的采访原本不在我这本书的写作提纲里。有一次陪同武汉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和鲁虹老师去宋庄方老师工作室,我借机去找方妈妈聊天,想听老人家聊聊方老师小时候的成长故事,从侧面搜集一些写作素材。和方妈妈聊了约有半小时,我被方妈妈讲述的细节感动了,于是写了方妈妈的口述实录《我的儿子叫方力钧》。这篇文章不是一问一答正式的采访,而是聊天式的讲故事,这也是我写这本书最想表达的意图,给翻阅这本书的读者轻轻松松地讲一个艺术家的故事。

Q:方力均身上最吸引你的特质是什么?

严虹:他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更是一个通人性、懂人心、有大爱、有担当、有善心、有边界、有分寸、有大智慧的人。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Q:今后还会延续“口述实录”这种方式去写其他艺术家的书吗?

严虹:关于艺术家的写作,我曾经的心愿是像英国的作家毛姆一样写一本中国版的《月亮与六便士》,用“口述实录”这种方式写方力钧的书纯属是意外收获。我甚至不认为这本书是由我写作完成的,方老师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本早已写就的大书,上帝只是借用我的手记录下来而已。这本书的写作纯属机缘巧合,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天赐良机去写第二个人的书了。

Q:请用一两句话评述一下自己的这本新书?

严虹:写一个人的书,不带有任何褒贬,记录一个人和一个时代。希望能够通过100个人的口述实录,告诉一个你所不知道的方力钧。他是一个多维度的人,这本书,记录历史,写给当下,留给未来。(供图:严虹)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方力钧 严虹 水果严虹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