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角色丨女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之翼”

2021-08-20 阅读数 43960

logo

“胡教授,你什么时候下乡啊?”“胡教授,我们想建立标准化生产羊场,应该怎么办?”暑假刚开始,省级女科技特派员、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胡辉就接到了不少企业和养殖户的电话。

7月26日,胡辉从怀化市前往会同县连山乡考察奶山羊养殖户的养殖情况,第二天又来到芷江侗族自治县调研生猪养殖企业科研、生产等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企业和养殖户都迫切需要技术指导。但对边远山区来讲,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是很快就能接触到……”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赋能。越来越多的女科技特派员像胡辉一样深入乡村,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乡村企业、合作社、村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本期,我们来看看她们的故事。


怀化胡辉:女教授走进田间地头

“胡教授,我养的猪可能感染了非典型猪瘟,怎么办啊?”有天晚上,夜已深,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胡辉接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一个养殖户的求助电话。

“别急,你赶紧采用紧急接种的方法。”询问完情况后,胡辉一边安慰他,一边支招。猪感染了非典型猪瘟,如果不采用紧急接种的办法,基本上会以死亡告终。

第二天,胡辉上课时,又接到了这个养殖户的6个电话。

“我上课时是不接电话的,下课后看到他打了6个电话,吓了一跳,以为他养的猪全死了,立马给他回电话。原来,他是要告诉我,猪全好了!”7月27日,胡辉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时,仍直呼当时“搞得我七上八下”。

虽然被惊吓到,但胡辉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image.png

胡辉在学校教的是畜牧兽医专业,“我之所以愿意当科技特派员,是因为我喜欢自己的专业”。
从2012年开始,她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的芷江民丰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指导这家企业怎样养鸭、怎样防治鸭病、如何管理养殖场。

2013年,她正式成为了一名市级科技特派员。

平时要教学,胡辉就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下乡,去现场了解情况,给予指导。因为乡间路况相对复杂,她老公经常当司机送她下乡。

作为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怀化市优秀科技人才,胡辉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已经耕耘了近30年。

在助力乡村振兴上,她利用专业特长,经常深入到基层一线,免费为养殖场和养殖户进行企业规划、项目申报、疾病诊断、无抗养殖标准建立等专业指导,仅在2018—2019年度就为各类养殖户和养殖场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在她的帮助指导下,一些企业相继成为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技术支撑既是企业发展的难点,也是着力点。” 胡辉感叹,“专家们在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技术攻关等方面能为企业提供有力帮助。”



永州黄绿荷:给乡村留下“本土科技队”

对永州市零陵区石山脚街道华源村种粮大户陈长青来说,来自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女科技特派员黄绿荷称得上是他的贵人。

陈长青种植了300多亩水稻田,2017年大米检测发现重金属超标,销售受阻,他欲哭无泪。

永州职院农学院副院长黄绿荷得知后,伸出了援助之手,前往60公里外的华源村,做了2年的义务田间试验和分析,最后发现重金属超标的原因是陈长青长期施用了不合格的化肥。

黄绿荷给出了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的建议,并对农民进行了培训。“要求他们控制肥料的重金属输入,购买合格肥料,减少化肥,多施农家肥,保护农田;对于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田,适当用降镉富硒生物液、叶面阻隔剂,以及撒石灰和保持稻田水分,以降低镉的吸收;提供富硒技术,增加大米附加值。”黄绿荷介绍,陈长青现在种出的大米再也没有出现重金属超标的情况了,并且品质大大提高。

image.png

2017年3月,永州市住建局扶贫工作队进驻江永县松柏瑶族乡黄甲岭社区。黄甲岭交通不便,水源缺乏,被称为“黄颓岭”。在扶贫队提议下,村里的共产党员莫全德领办“江永县黄甲岭社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59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黄绿荷以农业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合作社开展技术扶贫工作。

考虑到合作社成员都是困难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黄绿荷利用当地落地杨梅、废弃秸秆等自然资源,教会他们自制生物酵素肥料,用作叶面肥或冲施肥,一年可节约肥料支出20多万元,而且叶面肥的施用可提高产量10%以上。同时,她为合作社申报的项目“中药材天冬绿色富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应用”获省科技厅立项,获得财政经费支持。为了推动合作社发展,她提供绿色富硒“核心技术”,实现中药材技术良种、良土、良技、良品全面升级。

同时,她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对接药材经销商,为贫困户引入订单合同,天冬产品全包销,让老百姓放心种药材,还为合作社“打广告”,销售额超过300万元。

“留下‘本土科技队’,那才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黄绿荷通过线上与线下、课堂培训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培育了一支兼具“技术型”和“知识型”的基层药农队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一名老师,黄绿荷近十年来除了出差,没有出去旅游过。每年各类假期,她几乎都在与科技服务和工作打交道。黄绿荷告诉记者:“如果农民需要,我将继续克服各种生活困难,为大家播撒‘科技的种子’。”



湘西州王金花:在大山里干出 “甜蜜产业”

“上山检查蜂,差点摔进坑里。”7月24日,王金花像往常一样上山检查蜂箱,却差点出了意外。

47岁的王金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科技特派员,也是省劳动模范。近年来,她走遍了湘西、鄂西的每一个山角落,由她直接和间接指导养蜂技术而致富的农民遍及湘、鄂、渝三省(市)边区近40个乡镇1000余户5000余人,年养蜂4万余箱,产蜜40余万公斤,产值逾1000万元,产品远销深圳、长沙、北京、广州、上海等地。
王金花出身养蜂世家,她的家乡大安乡平均海拔1200米,特种蜜源繁多,山泉甘甜,是发展中蜂产业的天然养殖场所。

image.png

虽然小时候就知道养蜂辛苦、蜂蜜难采,但高中毕业后,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养蜂。

要养好蜂不仅要学养蜂技术,还要学习跑江湖和野外生活的方法。王金花先后奔赴四川、吉林、江西等地进行专门学习,不仅结交了许多养蜂名家,还掌握了中蜂养殖的全套技术和野外生活的方法。

学成返乡的王金花开始筹划规模养蜂,还对蜂种进行了改良。最初,她养殖了50箱,产蜜1000公斤,年收入8万元。获得成功后,她便开始扩大养蜂规模,先后在大安、水田、茅坪等地办了养蜂基地,年产蜜2000余公斤,年纯收入15万元,带动了60余农户从事中蜂养殖。2012年8月,她成立了全县第一家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8年,她开始实施中蜂产业扶贫项目,开展养蜂技术培训。陆续给农车、里耶、内溪、咱果等乡镇700余户贫困户发放蜂群2400余群,对贫困户帮扶培训养蜂技术3000人次以上。

“脱贫攻坚关键时刻,我每天接听养蜂户的咨询电话不少于50次。”王金花回忆。她在里耶镇、内溪乡直接对接了50名农村留守妇女,指导帮助她们快速学会蜜蜂养殖,提高家庭收入。

如今,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王金花在龙山县茅坪乡金沙村完善茅坪培训基地,做好年度完成3000人次的中蜂养殖技术培训准备。而她自己也在不断学习,经常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到蜜蜂养殖基地进行指导,“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Tips:什么是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是指经地方党委和政府按照一定程序选派,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通讯员 滕志敏 王华 黄碧霞 柏莹

编辑:唐天喜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