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现实版:网友惊呼“太真实”,老师吐槽“太残忍”

2019-08-16 阅读数 331395

 《小欢喜》现实版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又一部聚焦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家庭剧《小欢喜》热播,三个正上高三的孩子和他们身后三个不同家庭的故事,加上接地气的剧情、生活化的台词,让很多人高呼“太真实了”。剧中,由小陶虹饰演的“英子妈”,金牌物理老师调教学霸女儿的教育方式引来的争议最多。 

都说,老师的孩子容易出学霸。“英子妈”培养“学霸”女儿的教育方式的确“很有一套”,是否可拿来效仿?看看真正的老师家长怎么说。 

“英子妈”:女儿必须上清华、北大 

在《小欢喜》第一集里,英子的人设是高三学霸,“英子妈”宋倩一出场就让人过目不忘。作为一名曾经的金牌物理老师,宋老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也是独具一格。 

她在女儿的房间打造了专业录音棚级别的隔音墙、可监控的玻璃窗,为给女儿营造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可谓用心良苦。 

除了“外用”,还有“内服”。在盯紧女儿学习外,她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煲汤”。读高三的女儿回家,人未进门先闻药味。英子妈煲的汤也与众不同,里面还放了滋补的中药。英子一进门就捂着鼻子说,“这汤放了中药好难喝”,但老妈已经把一碗大补汤端到了女儿手上。 

另外,英子妈对女儿还施行全面管控。与学习无关的个人爱好通通被“无理由、无条件停止”、与学习无关的用品通通被没收。英子他爸试探性地问一句:“女孩子一定要上清华、北大吗?” 

英子妈宋倩的回答是:“必须。” 

更“铁腕”的举动还在后头。在女儿学校的百日誓师大会上,英子要在愿望气球上写“去航天局”,然而宋倩却认为当下想这些没有用,最重要的愿望应该是“考上清华北大”,还要英子把“考700分”写上去。两个人推来推去,最后把气球给抓破了。 

从剧中二人的所有表现能看出,宋倩是一个对女儿学习管教极严、管控欲极强的妈妈。在弹幕里,很多网友看到宋倩都说,“仿佛看到了我妈,打一巴掌后再给一个甜枣”,有的网友甚至惊呼:“我妈上了电视!” 

剧组方也介绍,为了真实再现高三家庭现状,他们采访了300多个高考家庭。也就是说,像宋倩这样对女儿要求极其严格、控制欲极强的妈妈,在生活中是有的,而且,她还有个特殊身份——“老师”。那么,真实生活里的老师家长,他们是怎样看待“英子妈”的教育方式? 

老师妈妈:“那样对孩子很残忍” 

“我觉得宋倩的做法对孩子来说其实是很残忍的。”长沙雅境中学生物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陈菊英老师对剧中“英子妈”的做法很不认可。 

陈老师的儿子今年22岁,初中毕业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长沙雅礼中学,高二时又提前被日本的映画大学录取,现在正在日本留学。

陈老师说,从小她对儿子的教育是粗放式的,只把握大的原则,由儿子自己选择人生的方向。“我儿子的理科成绩其实很拔尖,但儿子说更喜欢文科。高二时,他就选择了走电影艺术专业这条路,我们也没有阻止。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湘潭第十七中学高中老师赵勇带过多个高考班,她坦言,像剧中宋倩那样对孩子学习要求极严的老师和家长,生活中的确是有的,尤其是孩子进入高三后,老师、家长、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被一种高压氛围笼罩,备考绝对是所有高三孩子家庭的头等大事。 

不过,赵勇也说,因为了解孩子们在高三时所承受的压力,所以当他的儿子进入高三时,她没有再给他施压,而是选择帮儿子释放压力。“压力太大孩子心态会不好,面对高考,心态好也很重要。” 

当年她实际上希望儿子考中国传媒大学,但儿子选择的却是暨南大学,最终他们还是尊重了儿子的选择,儿子也成功考取了心仪的学校。 

赵勇老师表示,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东西。这样的家庭环境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也会让孩子对自己以后的家庭生活产生期待。 

陈菊英老师也提醒说,很多家长把自己的想法、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能通过孩子高考来达成社会地位、家庭阶层的提升,但实际上,高考和人生都是孩子自己的,家长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孩子真正的理想,辅助他去减小理想与现实中的落差,而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变成孩子的理想,让孩子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

  《小欢喜》现实版 今日女报/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