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南大学教授、知名作家聂茂:“我就是那个讲故事换柴禾的孩子”

2019-01-09 阅读数 476416

专访 悦读 凤网悦读 聂茂 中南大学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供图:受访者

还有几天就要博士毕业,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答辩的聂茂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他惦记着病中的母亲。二哥告诉他:“母亲的病就快好了,千万不要惦记,安心忙你的学业吧。”

然而,仅仅过了几天,聂茂就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母亲快不行了。

聂茂来不及参加毕业典礼,就匆忙从新西兰赶回家。“可是,此时母亲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我回家才三天,她就过世了。那些带母亲去坐轮船、坐飞机看世界的承诺再也没办法实现。”

这是2003年的事,每次想到这一幕,聂茂都十分愧疚与难过。

似乎总想着要以一种什么方式弥补心里的遗憾,或许唯有不断地在事业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才能带来一些心灵安慰。

这不,已身为中南大学教授的他没有片刻停止忙碌的脚步,去年12月,他一次性推出七本文学专著,全套共计三百余万字。

显然,这是一套非常有分量的著作——著名文学评论大咖雷达先生为该书作总序,教育部长江学者谭桂林和谢有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欧阳友权和洪治纲、全国著名作家阎真、邱华栋和刘恪联袂推荐。

书刚推出,就在全国文坛特别是湖南文学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引起很多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的广泛关注。

1月8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专访聂茂,听这个朴素而又博学的教授细细畅谈他的创作以及成长之路。

专访 悦读 凤网悦读 聂茂 中南大学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

十余年,一套书

这套新书的题目叫《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以“中国经验”为轴心,全面立体、客观真实地对新时期以来的湖南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归纳、梳理、分析与整合。主要包括:人民文学的道路选择,家国情怀的叙事冲动,民族作家的生命寻根,文学湘军的湖湘气派,官场书写的价值重建,70后写作的艺术追求,诗性解蔽的精神原乡。

如此宏阔的构架与专业的视角,显然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者所能为。

没错,在湖南文学圈,聂茂的低调似乎掩盖了他原本该有的光华。

事实上,聂茂身上早已具备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标签: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各类文学著作40余部,获1998年“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和“《人民文学》创刊45周年散文大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

为什么要做《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这样一个书系?

聂茂说,2004年,他入职中南大学,“主要工作由写作变成了学术研究”。因为经常看其他作家的作品,写写相关的文艺评论。“对他们的作品、写作技巧进行分析评论,我和作家们站在平等的角度,进行批评和反批评。”

聂茂是个“全能型作家”,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都有涉猎。因此,他的评论文章常常能给予作家启迪性的意见,被不少作家引为知音。就这样,他的评论越写越多。但聂茂觉得,写完一篇评论就放那不管,岂不是浪费了?

聂茂说,十多年前,“中国经验”这个话题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普遍关注。有关“文学湘军”的研究也断断续续地有过一些,但系统性和整合性或者说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而把“中国经验”和“文学湘军”关联起来,作全方位考察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

他决定,自己要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专访 悦读 凤网悦读 聂茂 中南大学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

女作家对文学湘军有重要贡献

“这十几年来所有的节假日,我几乎都没有休息过。”聂茂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的生活轨迹永远是学校、家两点一线,诸如应酬、闲聊、茶会聚餐等等,都最大限度地从他的生活中剔除出去了。

十余年的笔耕不辍,眼前这七本专著终于面世,这三百余万字,不仅给了读者一个完整的“湖南作家创作图库”、“文学湘军精神谱系”,同时,也体现了聂茂本人的坚忍不拔的性格与独特的审美。

在这七本专著里,聂茂对湖南的100余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评论,年龄跨度很大,上至已过世的作家谢璞,下至“90后”作家吴卓宇。其中,女作家的研究也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部分。

聂茂评价说,女作家对文学湘军是有重要贡献的,在这系列丛书中,余艳、赵燕飞、余红、方雪梅、袁雅琴等湘籍知名女作家都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女作家和男作家在写作上有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聂茂举例说,余艳在写杨开慧系列题材时,去了20多次开慧镇,联系女红军的后人,花很大力气拿第一手资料,而不是仅仅靠着翻静态的史料。“在创作的认真程度上,女作家不比男作家差。”

在聂茂看来,女作家的情感更丰富,艺术表达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她们的作品里有对话、独白、画外音、蒙太奇、资料串联,非常有电影的镜头感。”

专访 悦读 凤网悦读 聂茂 中南大学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

一个永不停息的奔跑者

聂茂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我母亲是文盲,父亲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聂茂的文学梦仍旧悄然滋长。

“当时我二哥喜欢看一些名著、小说,看完了就给我讲故事,我听得痴迷,后来就自己去找书看。”就着煤油灯和被窝里的手电筒,聂茂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小,他就凭借读书成为了村子里的“孩子王”:“他们都喜欢听我讲书里的故事,每次一起去砍柴,他们都会把我的那份柴禾也砍了,好让我给他们讲故事。”

聂茂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发表于1986年的《中国青年报》上。“我收到了15元稿费,相当于我半个月的生活费了。当时我还在读卫校,我拿出5元钱,买了花生糖果请全班同学吃,他们都特别高兴。”

自那时起,聂茂意识到,写作不仅能给自己带来自信,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我想用写作,赢得有尊严的生活和有共鸣的朋友。”

聂茂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奔跑的姿势离目标最近”。

在他看来,自己“没有很多天赋”,更多的是靠汗水和努力。

正是这样的信念,让聂茂在日后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前往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时,他窝在火车硬座车厢里28个小时一动不动,下车后发现小便变成了血尿;在上海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时,因为没时间写稿子补贴生活费,他去菜市场捡破烂的菜叶子,买最便宜的冻鸡头做菜;成为湖南日报记者后,他深入最艰苦的农村,出版了报告文学《伤村——中国留守儿童忧思录》;后来,他又前往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攻读博士,并成为了该校第一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院获得全额奖学金的亚裔学生;学成归国后,他由助教直接晋升为教授、学科带头人……

所有的过程,聂茂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奔跑者。

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个女人

“我生命中有四个最重要的女性,第一个就是我的母亲。母亲生了十个孩子,最终留在身边的只有五个。”聂茂的父亲是独根独苗,早早就失去了双亲。生了这么多孩子,没有爷爷奶奶,没有公公婆婆,没有伯伯阿姨能帮忙,“母亲独打鼓、独划船,硬是将我们一个个拉扯大。”虽然孩子多,自己也没文化,但聂茂的母亲并不愿让孩子像野草一样乱长。聂茂回忆说,母亲从小教育孩子要争气,要读书。“大哥二哥三哥读书要靠推荐,当时大队领导不同意他们升初中或高中,说家里穷,又缺劳力,大家都去读书,家里怎么办呢?”但母亲总是为他们争取一切能读书的机会。让聂茂深感遗憾的是,含辛茹苦的母亲最终没能享受到自己带给她的幸福日子。

在新书的总跋里,聂茂还特别感谢了三名女性:包揽所有家务以劳动模范著称的岳母,低调内敛、性格温柔,美丽善良的妻子以及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女儿。

采访当天正好是聂茂女儿的十岁生日,在采访间隙,他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妻子提醒他早点回家,为女儿过生日。“她想吃焖锅想了很久了,这次一定要带她出去吃!”

在聂茂看来,自己的每一点成功,都离不开这几个女人的付出,有她们的支持,自己没有理由不努力奔跑。

听湘籍女作家如何说>>

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省网络作协主席余艳:

聂茂老师新推出一套七本300万字的箸作,我不知道他是如何伏下身、沉下心,摒弃多少浮躁,历经十年,才能在一种博大境界、普世情怀中完成。作品写出了大况味、写出了精气神。

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长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方雪梅:

看到聂茂教授这套著作,我的內心极感震撼,也极感动。这样浩大的对文学、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审视、解读、研究的工程,没有坚定的毅力,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和执着的情怀,是不可能完成的。它让我看到了一种文化的精神向度与追寻。

《湖南文学》杂志社副主编、湖南省小说学会副会长赵燕飞:

聂茂老师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剖析,往往慧眼独具。他精心选取最佳角度作为切入口,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更为隐秘的所在。纵横比较,以点带面,他的文学评论无论是视域的广阔性、阐释的准确性还是思想的深刻性,都令人信服。

湖南省小说学会副会长余红:

大手笔大格局,真心不容易。该著作以文学湘军为切入点,把中国模式置于世界文学视野下,展示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的心路历程、艺术追求和理想情怀。这部巨作让世人看到是不止是湖湘文化的精髓,还有创作特点、叙事路径、审美趣味等。

  聂茂 今日女报/凤网

作者文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