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董明发亲友的回忆:父亲最大的遗愿是“带他回家”

2018-08-15 阅读数 306167

编者按:

1974年至1984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条长476.54公里的南疆铁路。为此,铁道兵部队共牺牲官兵268人。但因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大多被战友匆匆安葬在铁路沿线。

直到前几年,在铁道老兵的建议下,新疆巴音郭楞蒙族自治州和静县人民政府拨款1250万元,修建起铁道兵烈士陵园,把分散的12处零散烈士墓迁移至陵园,并开启了“为铁道兵烈士寻亲”的征程。

上一期,我们的记者前往永州市东安县和宁远县,帮助南疆铁道兵战士周玉国和刘和平找到家人,并通过全媒体发稿,获得了数十万名网友对烈士的点赞。今天,记者再次出发,前往长沙宁乡市和怀化沅陵县,为牺牲在南疆铁路的战士陈迎山和董明发寻找家人……

第五站:怀化沅陵

战士董明发亲友的回忆——

父亲最大的遗愿是“带他回家”

文、图、视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纯梓

“谢谢你们!终于看到我战友董明发的消息了。”8月13日,董明发的战友——今年63岁的张洪涛情绪激动地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是在一个铁道兵的战友群里看到了一篇《今日女报》的寻亲报道。

当“董明发”这个名字出现在手机页面,张洪涛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董明发牺牲的时候我就在他身边”。

张洪涛和比他小两岁的董明发都是沅陵县白田乡人,1977年1月1日,两人一起参军入伍,到了部队后两人还是89330部队一中队三分队的战友,主要负责修路基、打隧洞等施工工作。

至今,张洪涛都忘不了1980年10月31日的那个下午。

“当时我是1排的班长,董明发是3排的副班长,因为是同乡我们关系特别好。”张洪涛说,那天自己刚从铁路施工完回来,董明发就来房间找他,“说他父母在老家帮他找了一个对象,还寄来了对方的照片,他觉得还不错,让我也看看。”

就在董明发和张洪涛正坐在椅子上看照片的时候,由于另一名战友的操作失误,一颗本用来打隧洞的炮弹硬生生地砸进他们的房间,“当时房子就垮了,我也被巨大的轰鸣声给打懵了!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董明发的脑袋只剩下一半,当场就没有了意识。”

随后,赶来的战友急忙用翻斗车将他俩送往部队医院。最终,张洪涛因多处粉碎性骨折,至今手臂内仍残留钢板,而董明发则当场牺牲。

张洪涛说,因为条件有限,当时部队只用一块木头给董明发立了纪念碑,“考虑到木头容易腐蚀,以后很可能找不到了,在退伍的时候,我自己挑了一块水泥,又重新给他立了一块新碑”。

除了张洪涛,对董明发有着深厚感情的还有弟弟董明刚。

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 为铁道兵烈士寻亲 建军91周年 铁道兵建军70周年

父亲拒绝了部队的安置金,家境贫寒的董明刚靠卖葡萄维持生计。

“那天,部队的一名指导员和一名战士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突然到访,我就知道出事了!”董明刚说,听到哥哥去世的消息,母亲病倒了,每天以泪洗面。

董明刚清晰地记得,40多年前,送哥哥离家去当兵时的场景,“我哥哥个子比较高,身体强壮。他身着军装,胸前佩戴一朵鲜红的大红花,特别帅气!”

采访即将结束时,董明刚给记者讲述了一个细节——“我们家条件不是很好,当时哥哥牺牲后,部队为家人准备了2万元的安置金,希望改善生活。但父亲是生产队的队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不给国家和部队增加负担,他坚决拒绝了这笔钱”。

董明刚说,老人最大的心愿是找到哥哥的埋葬地,将他带回沅陵,“可惜家里条件太差了,去新疆的路那么远,连路费都很难凑齐”。2010年,带着遗憾,父亲离世了。

相关链接:《烈士陈迎山家人的回忆:弟弟说会在新疆安家,便真的没有回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