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牵铁龙越天山:寻亲!祭奠那些南疆铁路上的湖南兵

2018-08-01 阅读数 201370

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 为铁道兵烈士寻亲 建军91周年 铁道兵建军70周年

编者按:

1974年至1984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以钢铁般的意志,花费10余年的时间,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条让世人肃然起敬的南疆铁路。

为修建这条全长476.54公里的铁路,铁道兵部队共牺牲官兵268人。热血儿郎永远留在了天山脚下,但因客观条件的限制,烈士们大多被战友们匆匆安葬在铁路沿线。

直到前几年,在铁道老兵们的建议下,新疆巴音郭楞蒙族自治州和静县人民政府拨款1250万元,建设起铁道兵烈士陵园,把分散的12处零散烈士墓迁移至陵园,并开启了“为铁道兵烈士寻亲”的故事。

近日,新疆巴音郭楞日报社记者汪涛与今日女报社取得联系。据介绍,截至目前,和静县相关部门未能联系上其亲属的烈士仍有一百多位,其中就有19位湖南籍铁道兵烈士。

汽笛声声念,大漠月光寒。在建军91周年、铁道兵建军70周年之际,今日女报/凤网特别策划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帮助长眠在新疆大地上的19位湖湘烈士找到亲属,让亲人们能够知悉烈士们的忠骨所在,也让烈士们的英灵能够听到来自家乡的呼唤,更让这段铁道兵悲壮热血的浩气长歌为更多人所熟知。

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 为铁道兵烈士寻亲 建军91周年 铁道兵建军70周年

■开篇

漫漫10年,286名铁道兵献身南疆铁路

文: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李立

“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下地,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1974年的夏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戈壁滩上,响起了一阵阵雄壮的歌声。

《西游记》所描写的“火焰山”就在这里。烈日每天从清晨7点晒到晚上9点多,但地表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的戈壁滩上,修建南疆铁路的铁道兵战士仍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吐鲁番,是南疆铁路工程的起点。1974年,在党中央和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以及新疆人民的大力支援下,铁道兵五师和六师官兵以“我牵铁龙越天山”的英雄气概展开了历时十余年的南疆铁路大会战。

这条史无前例的铁路横贯天山南北,穿行于崇山峻岭和戈壁沙海之中,成为连接新疆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 为铁道兵烈士寻亲 建军91周年 铁道兵建军70周年

天山之中通隧道

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在天山修铁路,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

南疆铁路的最高点是奎先达坂,这里海拔3200多米,高寒缺氧,四季飞雪,七八级大风常年不断。铁道兵要凿穿这沉睡千年的冰山,修建奎先隧道。

高山缺氧,使得百分之七十的战士头发脱落,指甲凹陷,胸闷呕吐;驻地没有水,战士们从几十里外的冰河中,凿下冰块背回去,化开饮用;没有煤炭,就捡拾牛粪,生火取暖;海拔高、气压低,饭煮不熟,战士们只能吃夹生饭。

生活上的困难数不胜数,施工中的困难更是多如牛毛。开凿隧道的战斗刚一打响,战士们面临的首个挑战就是冰夹砂石的永冻层——钻头打进去后,摩擦生热把冰溶化,流出来一些石粉浆。由于气温极低,石粉浆还没流出炮眼口,又冻成了冰疙瘩,直接将钻头卡住。

雪线以上的高空冷风一个劲地往里灌,把整个导洞冻成了“水晶宫”,千姿百态的冰笋倒悬在空中,四周洞壁的冰砖寒气逼人。举着百来斤重的风钻打孔的战士,双手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出渣的战士,推着斗车来回奔跑,眉毛鬓角结满冰凌;在洞内施工的战士,衣服被水浸湿,顷刻就被冻成冰铠银甲。

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 为铁道兵烈士寻亲 建军91周年 铁道兵建军70周年

作为南疆铁路的咽喉工程,奎先隧道的地质条件复杂,石质破碎,再加上地下水和断石层交错出现,整个施工过程中发生了200多次塌方,落石高达数万方。

原铁五师医院医生张宏玮曾参与多次塌方事故的营救,“救护车都出动了,还是不够用,又派了一个排的解放牌汽车运送伤员”。她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尽管医生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很多人还是没能救下来。

除了塌方事故,铁道兵还面临着种种危险。家住益阳市大通湖区金盆镇的双峰贵,曾是一名铁道老兵,他说,当年,他和战友们一道,扛着百来斤重的风钻打孔,岩石钻碎后扬起的粉尘、岩缝渗出的瓦斯等都是威胁生命的“魔鬼”。

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 为铁道兵烈士寻亲 建军91周年 铁道兵建军70周年

268名战士奉献宝贵生命

经过3年多的拼搏,1977年7月28日,奎先隧道打通了!欣喜若狂的铁道兵们将“奎先隧道”的匾额以及毛泽东主席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诗句刻在隧道入口处。

在奎先隧道旁,曾有一座烈士陵园,47名为隧道建设而牺牲的铁道兵就长眠于此。而像这样的烈士陵园,南疆铁路沿线有8座,268名战士为修筑南疆线一期工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奋斗仍没结束。过奎先隧道后,南疆铁路转为下坡,海拔降至1200米,形成连续240多公里的长大坡道,这在中国铁路中极其罕见。铁路所经之处,很多地方群峰对峙、河涧穿流的深沟峡谷,山高谷深,无处取土。机械兵驾驶推土机爬上几百米陡峻的高山,削山、填谷、筑路;铺架队克服了长大坡道带来的困难,风餐露宿、昼夜兼程铺轨架桥。

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 为铁道兵烈士寻亲 建军91周年 铁道兵建军70周年

跨越沟谷36次,隧道29条,桥梁463座……这是铁道兵战士用生命和鲜血在南疆铁路上留下的辉煌战绩。

终于,铁路轨道铺到了库尔勒。在通车典礼上,铁道兵战士红了眼眶。这一刻,他们等得太久;无数年轻战士的青春和热血,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至今,仍有不少退休后的铁道兵战士经常去奎先隧道洞口附近的烈士墓地瞻仰。今年80岁的全国劳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师机械施工公司原总工程师徐立汉说:“有机会参加这项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南疆铁路工程,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专栏:南疆铁路湘籍铁道兵烈士寻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