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的高铁通信女子检修班组:平均年龄25岁,每人每天要急行11公里

2018-01-05 阅读数 47340

全国唯一的高铁通信女子检修班组

工长周水燕在司机室检测CIR设备性能

高铁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简称“CIR设备”),作为与动车组车载电脑、列控设备并列的动车组行车“三大件”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广铁集团广州通信段广州南动车CIR出入库工区负责高铁CIR设备维护工作的,是一群由平均年龄25岁的女孩子组成的集体。她们多次获得广铁集团巾帼标兵岗、团员先锋岗、段先进集体、先进班组等荣誉称号,2017年更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杯。

高铁作业要求高、标准严、责任重,并且大部分作业都在夜间,多数高铁一线职工都是男性,这对于女孩子来说,负责维护高铁动车组CIR设备安全,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这一群女孩子,却肩负着维护全国四大动车基地之一——广州动车基地所有动车组CIR设备安全的责任。

走进这个班组,竟像是走进了军营,整个工区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桌椅柜台横平竖直定标摆放,铁路半军事化的职业素养跃然而现。工区的工长叫周水燕,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她为“周姐”。

周水燕是一名退伍兵,同时也是一位共产党员,英姿飒爽步履生风,气场强大,满满的大姐范儿。

“各作业班组请注意,检5道2列位准备进车,请做好接车准备。”记者见到她时,周水燕对讲机里刚传来列车进道广播,她立马拿着工具包赶往5道,准备立岗接车。

全国唯一的高铁通信女子检修班组

检修班组的周晓娇正“暴走”,赶往车辆另一端的司机室进行CIR设备检测 

不同于普铁列车,动车组列车两端都有司机室,配有CIR设备,每次检车因为通电作业限时,需要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两端带电作业,而作业内容包括CIR设备自检、450M语音和数据实验、GSMR通话实验等长达五十多个实验、测试以及设备清洁、整机检查等项目,每次检车可谓是争分夺秒。周水燕迅速完成列车一端CIR设备检测,又马不停蹄奔赴另一端。

“高铁检修一环扣一环,时间有限,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迅速完成作业,绝不允许拖沓。标准动车组长两百多米,而长编组动车组长达四百多米,检查一组车下来,作业加赶路都出汗了。”周水燕笑着说。

“接车的工作强度,适应了也还好,最大的挑战是设备故障处理,特别是出库车应急故障处理。”党员周巧淇说,“所有的动车组一旦检查完毕,便要马上出库驶上正线,一旦设备出问题影响动车组按时出库,就会影响正线动车组运行,耽误旅客出行,对铁路运输造成很大损失。”

周巧淇所在的班组党员先锋队牵头根据以往经验总结了出库车故障处理“三快”法:报障响应速度快,故障判断处理快,完结收尾汇报快。做到这“三快”可不简单,其中应急故障处理就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得具备丰富的故障处理经验。根据这个情况,党员先锋队把以往经典案例进行汇总,通过班组业务学习、实操练习确保每个人能应对各种故障。

周巧淇还说:“业务能力足够了,有时候遇到天老爷闹脾气也要立马随机应变。记得有次故障处理突遇大雨,我正带着昂贵的板件前去更换,沿路竟没有一处可以躲雨的地方。自己淋湿倒不怕,设备可千万淋不得,电子元器件不能浸水。我一激灵,突然想到身上穿着的冬季工作服不仅厚,还防水,立马脱下来包着板件冲回来了,浇了个透心凉,心却飞扬!”本来一个心酸的故事,却被她逗得让大家哈哈大笑,她对工作的敬业之心让人钦佩不已。

2017年7月3日,广铁集团实行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修程修制改革。改革前,这支娘子军每天白天检车十多组,晚上检车五十多组,平均每天急行8公里。改革后实行“进五检一”修程作业,工区值班人员由七人一班减少到四人一班,平均下来每人每天更是要急行11公里,白夜接替、风雨无阻。但是周水燕说:“风大雨大,铁路的安全最大。不管检车制度如何变化,工作环境如何恶劣,我们必须保障每组动车组设备质量达标”。(文/樊佳 戴倩仪 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