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最美家庭”,夫妻俩各传承一项“非遗”

2014-11-11 阅读数 338244    赞 1

最美家庭

更多文章请点击:杨光清:民族文化的痴情守望者

视频:“苗王”杨光清的故事

去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的人,如果没去看一下该县第一家苗族特色的农家乐,应该会是一种遗憾。它的老板是一对非常特殊的夫妻,丈夫杨光清,人称“苗王”,是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叶吹歌传承人,妻子刘仁秀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油茶习俗传承人。他们家庭2014年被授予“湖南省最美家庭”称号。目前,他们一家正在参加第七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评选活动。

11月9日晚,杨光清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分享了他们一家的“最美”故事。

丈夫是“木叶吹歌第一人”

“苗乡树叶青悠悠,摘片木叶吹山歌,问我山歌有多少,一片树叶一支歌。”走近城步丹口镇下团村新铺里,人们总会被一阵嘹亮的音乐所吸引。这正是现年65岁的杨光清在游客面前表演他的木叶吹歌绝活。

面对游客“普普通通的木叶为什么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的疑问,杨光清总会把他们带到屋旁小河边的一棵杨梅树下,一边展示自己选择的树叶,一边吹响。“声音是嘴唇气流与木叶共振时发出的。选叶要选不老不嫩、不厚不薄的,叶缘不能有锯齿,叶面要干净,不能有虫迹。”这几乎是杨光清每天都要重复的一个生活镜头。

但没有多少人知道,杨光清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在城步苗乡,唱山歌、吹木叶好似孪生兄弟,吹木叶的人必会唱山歌,但会唱山歌的人却不一定会吹木叶。杨光清就是能将两者完美结合的人。他曾躺在杨梅树下两天两夜,认真领悟吹歌诀窍,也吹掉了几萝筐树叶,终于能吹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为了弄清哪种叶子更好发声,他曾经尝遍了山里大大小小的叶子,统计起来超过了600种。他嘲笑自己有点像神农尝百草。由于长年吹木叶,他的嘴唇也与别人有所不同,里面有一条小小凹槽。而且在他的唇边至今有一道伤疤,那是他年轻时误吹有毒的虫叶子时留下的。

因此,在周围人的眼里,杨光清有一股较真的傻劲。而他正是凭借这股劲,成为当地“木叶吹歌第一人”。而今的杨光清早已吹得出神入化,小小一片树叶,到了他的嘴里就能吹出千变万化的歌声,他也由此获得“江南一叶”的美誉。2012年,他成为了邵阳市木叶吹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妻子是省级“非遗”传承人

“木叶吹歌不仅旋律好听,还能传情说爱。”杨光清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自己的爱情,就是通过木叶吹歌赢得了苗家阿妹的芳心。

那还是杨光清14岁的时候。“我那时算是返乡知青,从城里的学校回到老家苗寨。”杨光清说,那时,他经常会到山上去砍柴。休息时,杨光清就会随手摘下一片树叶,坐在树下,吹起苗歌来。

这悠扬动听的歌声飘到了苗家阿妹刘仁秀的耳中。1950年出生的刘仁秀与杨光清都是下团村人,但刘仁秀却居住在离杨光清家七八里地的山上,名叫下团村双桥寨。

“他当时在山上吹木叶,我就听到了,感觉这个小伙子吹木叶吹得很好。我当时在屋里打油茶,我就喊他,‘过来吃油茶咯,小伙子’。就是这样认识他的。”刘仁秀笑着回忆。杨光清告诉记者:“按我们苗族的习俗,这一年,我虽然只有14岁,但我们还是订了婚。订婚的东西就是几斤猪肉,还有一些糕点。”

刘仁秀是典型的苗家女子。在城步有“宁可食无肉,不可一餐无油茶”的饮食习惯。打油茶是苗家妇女的必备技能,刘仁秀“没有桌子高”就跟妈妈学打油茶,10岁就能单独操作。油茶工艺繁杂,手艺传统,将花生、玉米、黄豆、糍粑等用油炸炒至金黄色,置于碗中,添上滚烫浓香的茶汤,端出来就是一碗盛宴。她把城步苗家油茶的做阴米、做茶叶饼、炒主料、煮茶汤、撒茶料五道工序做到了极致。她打的油茶不油不腻、茶香浓郁、独具风味。因此,2011年,她比丈夫杨光清先一年成为了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当然,她是油茶习俗的传承人,也是唯一的一个人。

 

夫妇家中建苗族农耕文化博物馆

2007年,杨光清、刘仁秀夫妇把自己的祖传木屋办成了全县第一家农家乐。“观竹海,摸鱼虾,唱山歌,吹木叶,喝油茶,品民俗”,这名为“新铺里”农家乐的老式木屋,如今已是最能代表城步苗族文化特色的旅游观赏地之一。

那一年,杨光清刚从城步县文化局副局长职位上退居二线。

“2013年共接待游客2万多人,旅游黄金时候需提前预订。”刘仁秀介绍。

在这里,人们在品尝着刘仁秀做的油茶,听着杨光清吹的木叶歌之余,还能近距离地感受苗族的农耕文化。

在木屋阁楼上,有夫妇俩建的“苗族农耕文化博物馆”,以及他们花费30多年心血所收集的520件珍贵农耕文物,有清代同治年间收租的官斗、苗族渔鼓筒、民国老皮箱、清代洗脸架,有苗族地区的砣钻、绵锯、松油桶、桐木梆等。

而其中一只锈迹斑斑的马灯,是这些文物藏品中最为珍贵的。杨光清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这只马灯是1934年秋红军长征过丹口时送给我奶奶的,至今已有80年了。如果国家军事博物馆愿意收藏,我将无偿捐献出来。”

绕农家乐里走一圈,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堂屋右边木壁上挂着一张杨光清大哥杨光勋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读书时受到华国锋、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时的合影。

杨光清家还有一个乡村图书馆,2000年成立,目前藏书5万多册,有16个义工负责维护。因此,杨光清家庭后来被国家文化部、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在农家乐墙壁上悬挂着近百节用竹筒雕刻的苗文化箴言,文字通俗易懂,道理深入浅出。

正屋旁的厢房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继光夫妇下放住过的房间,门边嵌着“名人旧居”金匾。

说起何继光,杨光清非常激动。在他心中,何继光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1968年,湖南省民族歌舞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继光下放到城步丹口镇下团村,就住在他家里。在何继光熏陶下,喜欢吹拉弹唱和唱民族歌谣的杨光清对音乐的热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白天,我教何继光耕地挖田;晚上,何继光教我发气练声。”杨光清回忆说。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何继光听到了城步山歌曲牌“贺郎歌”,并加以改编,成就了他那首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挑担茶叶上北京》。

那段情同手足、相濡以沫的岁月,是杨光清一辈子的记忆珍藏。杨光清也曾经写了一篇《我和何继光的民歌情结》来纪念这段时光。

留给杨光清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1981年。那时,何继光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杨光清给他写了一封信,表示想要买一块手表。但让杨光清没想到的是,何继光竟然把自己手上戴的一块瑞士手表送给了他。“那是一只全钢、全自动、防水、防磁、带日历、带夜光的手表,在当时要2000多元。”杨光清告诉记者,而且,何继光还为刘仁秀也买了一块手表。现在这两块手表被杨光清当作宝贝一样珍藏在家里。

儿子媳妇努力成为“传承人”

在城步,杨光清是一张闪亮的苗族文化名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杨光清当年曾走村串寨为村民放电影,在放映换片过程中,他经常以山歌形式向村民进行政策宣传。198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根据杨光清优秀事迹拍摄了《山村放映员》记录片在全国放映。

正是这段放电影的经历,使杨光清接触了大量民间艺人,开始关注城步民间文化。他白天采风收集民歌,晚上则进行整理,将苗话译成汉语,并对语句进行押韵修饰和语法逻辑处理。前几年,他将长年穿行湘桂黔三地苗寨记录下的5000余首苗歌,收入书籍《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歌集成》。

后来,杨光清还经常外出参加一些交流活动,进行山歌和木叶表演。“香港、澳门、西藏、上海、长沙等地,我都去过。我是走到哪吹到哪。”杨光清笑着说。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杨光清在县内外演出不少于上千场次。

在杨光清的影响下,其毕业于湘潭大学的儿子杨昌鑫,放弃了在长沙的稳定工作,回到苗乡,成为了新铺里的掌门人,并且开始学习木叶吹歌。杨昌鑫的妻子唐双玲,也开始跟着刘仁秀学习打油茶。杨氏家族2008年给这位“好媳妇”的颁奖词中写道:“你将‘尊老爱幼,相夫教子,诚实淳朴,勤劳能干,贤淑聪慧,自立自强’的中华女子传统美德集于一身,发扬光大。经合族评定你为2008年度好媳妇。”而在2009年,唐双玲获得了邵阳市“好媳妇”殊荣。他们两人也正在努力学习,希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班人。

如今,杨光清和刘仁秀两人在县里和村里都带起了徒弟,目前超过了200人。而他们家所在的“新铺里”也成了民族文化传承人培训基地。

“我们夫妻两人也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互帮忙。如今,客人离开我们这里时,我都会自己做一些盛油茶的竹筒或茶盘送给他们,并且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油茶习俗培训基地’等字样,以宣传推广我们苗族的文化。如今,我已经做了几千个这样的竹筒了。”杨光清说。

“杨光清是在城步倡导穿苗服、讲苗话、唱苗歌的第一人,他对城步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杨光清舞台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好朋友,城步县文化馆副馆长杨国胜对他评价很高。而因为杨光清在苗族山歌、吹木叶、传承苗族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人们称他为“苗王”。而且,他们家庭,也在2014年5月被评为湖南省“最美家庭”。

  最美家庭 凤网/今日女报

相关推荐